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21 世纪经济报道/2023 年/5 月/24 日/第 012 版新健康
“ 国考” 指挥棒下 公立医院如何“ 破题” 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唐唯珂
长期以来,作为我国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主体,公立医院既要提高其微观运行效率,又
要关注以较低成本实现治疗效果的中观效率和以较低社会成本维护人民健康的宏观效率。
因此,这使得我国公立医院整体经营发展质量不高。今年 4 月,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关于2021 年度全国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情况的通报》显示,当年仍有 43.87%的医院出现了亏损情况,部分城市二级公立医院迫于经营压力正在寻求转型。
今年 3 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到 2025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资源配置和服务均衡性逐步提高,重大疾病防控、救治和应急处置能力明显增强,中西医发展更加协调,有序就医和诊疗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要推动实现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正成为重要抓手。今年 2 月、4 月,国家卫健委先后印发了《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3 版) 》《国家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3 版) 》 。
其中,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包含一级指标 4 个,二级指标 14 个,三级指标
55 个(定量 50 个、定性 5 个) ,单独新增指标 1 个,为重点监控高值医用耗材收入占比。
对于公立医院来说,绩效考核成绩与其所获得的财政补贴、医保基金拨付、院领导考评、绩效工资总额等直接挂钩。不仅如此,还将直接影响医院申请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等工作推进。因此,业内将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称为“ 国考”,足见其重要性。
面对“ 国考”,公立医院如何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副院长夏家红向 21 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表示,新要求下,学科建设成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建设医学中心的核心。 “ 我们应该从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医疗服务等几个方面加强投入,提高医院学科水平和声誉。”
二级医院再出发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关于 2021 年度全国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情况的通报》 (以下简称《通报》 ),2021 年度二级公立医院整体能力虽稳步增强,但部分二级公立医院仍存在内部管理能力不足的情况。
在人员结构方面,2021 年二级公立医院的麻醉、儿科、重症、病理、中医医师数量虽较 2020年有一定程度增长,但增长的速度低于二级公立医院执业(助理)医师整体的增长速度。此外,仍有个别二级公立综合医院尚未配备麻醉、儿科或病理医师,或紧缺医师占比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信息化支撑方面,仍有 200 余家二级公立医院电子病历应用功能水平等级为 0 级,未形成电子病历系统,医院运行相关工作基本处于手工记录阶段。东北、华东地区二级公立医院的电子病历应用功能水平相对较低,且与其他地区的差距相较 2020 年进一步拉大。
因此,国家卫健委新发布的 2023 年版国家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要求逐步提高二级公立医院的电子病历患者满意度等指标。国家卫健委要求,医院应当制订满意度监测指标并不断完善,将患者满意度作为加强内部运行机制改革、促进自身健康发展的有效抓手,有针对性地改进服务,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和人文关怀。
在运营管理方面, 在二级公立医院总体运行平稳的背景下, 仍有 43.87%的医院出现了亏损情况。西北、东北地区二级公立医院的医疗盈余率明显低于其他地区,且区域内医疗盈余为负的二
第 1 页 共 3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级公立医院比例相对较高。
手术方面,东北地区的二级公立医院在出院患者手术占比、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占比、出院患者三级手术占比等体现医疗服务水平和新技术应用效果的指标方面,明显低于其他地区的二级公立医院。
针对下一步工作, 《通报》指出,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聚焦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完善支持二级公立医院建设发展切实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