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人民日报/2023 年/4 月/27 日/第 014 版社会
对口支援、核编定岗、专业培训,山东枣庄建长效机制——
优质人才下基层 社区医院提水平
本报记者 李蕊
核心阅读
近年来,山东省枣庄市不断加强社区医疗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合理核编定岗、选拔优秀人才、开展对口帮扶、强化人员培训⋯⋯如今,越来越多的医疗卫生人才走进社区,让居民能够享受到便利优质的医疗服务。
一场细雨刚歇,服务站里,排了十来名患者。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运河街道兴中社区卫生服务站位于城区中心,周边社区居民多,人流量大。让周边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就近看上病、看好病,成了服务站的重点工作。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好医生” 是关键。 这几年, 枣庄市不断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好医生” 的到来,让社区医院变化不小。近日,记者走进台儿庄区兴中社区卫生服务站一探究竟。
建强社区医院
人才下沉基层
听说“ 黄院长” 来社区卫生服务站坐诊了,几名居民围了过来。
“ 大夫,您看看我闺女,这两天肚子不舒服,总是吐。” 一位母亲焦急地凑上前。
“ 这里疼吗?这里呢,什么感觉?” 测完体温,一番检查后,黄增华考虑孩子得了肠胃炎,对症开出了药方。
黄增华是台儿庄区中医院的内科医生。一名区中医院的医生,为啥总往社区卫生服务站跑?
原来,近年来,枣庄市建立人才下沉基层长效机制,明确全市 13 家二级及以上医院与基层卫生机构建立对口支援关系,选派“ 业务院长” 援助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发展。
当时,黄增华所在台儿庄区中医院接到通知。院领导找到黄增华,希望他能担任这名“ 业务院长”。
黄增华一听,这是好事:“ 既能帮助基层医疗机构,又能锻炼自己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 黄增华被派到对口援助的运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这里下辖 4 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兴中社区卫生服务站便是其一。黄增华如愿成了“ 业务院长”。
派驻到社区后,第一件事,就是走访辖区内困难群众。黄增华敲响了一户户门,免费提供义
诊服务,久而久之,不少居民都说,服务站有了“ 大医院来的医生”。
“ 名声” 打出去了,还得带领服务站“ 练好内功”。“ 社区卫生服务站,头疼脑热等常见病最多,别看症状小,没经验的话,可能会出现大问题。 ” 黄增华到岗后,抓业务、强管理,就拿一份小小的病例来说,原先归档不及时,如今,患者看完病,立刻归档,规范到位。
黄增华在任职期间工作优秀,经枣庄市卫健委考核,被评为优秀“ 业务院长”。
当“ 院长”,有啥好处?“ 派出医院给予‘ 业务院长’ 每月 1000 元补贴,此外,满足一定年限后,将提供优先职称晋升和继续教育的机会。” 台儿庄区卫生健康局局长陈荣辉介绍。
“ 枣庄下辖五区一市,全市共设置 66 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患者是否愿意选择到这批‘ 小医
院’ 就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 好医生’ 。” 枣庄市卫健委X组书记、主任杨雷说。
合理核编定岗
招聘专业人才
第 1 页 共 3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 能拍片子不?”
“ 不能呢,还是去大医院吧!” 过去,群众一次次来问,运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都是无奈地摆摆手。
为啥不开设拍片服务?“ 不是不想开,‘ 小医院’ 招人难,没有放射科医生,想开也没法子呐!” 运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孙伟皱起了眉。
“ 家门口不能拍片子,只能去大医院排队,人多的时候一排就是半天。” 家住繁荣社区的一位老人表示。
2019 年以来,枣庄市完善编制和人事制度,出台《关于推动基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实施健康枣庄建设“ 十大行动” 的意见》等政策文件,解决了孙伟的发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