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人民日报/2023 年/4 月/12 日/第 014 版社会
以市第一人民医院为依托,整合 3 所县级医院、27 所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 289 个村卫生室
西宁建设紧密型医联体
本报记者 刘雨瑞
开栏的话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 ,提出“ 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 强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
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探索建立慢性病联合门诊、发展“ 互联网+医疗健康”、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各地持续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质升级,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和优质服务供给能力明显增强。本版今起推出“ 强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 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春耕时节,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正在耙田松土的马永寿突感心悸,家人赶忙搀扶他来到乡卫生院做心电图检查。不到一分钟,扫描结果便出现在了 40 公里外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电生理诊断中心的大屏上。“ 考虑是劳累过度引起的心律失常,建议留院观察。” 在专家远程指导下,卫生院将他收治住院并进行药物治疗。 “ 没想到在乡卫生院就诊能有大医院医生帮忙诊断,不用费劲往市上跑了。” 马永寿感慨,一周后,他康复出院。
这一幕,发生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斜沟乡卫生院。马永寿足不出乡就享受到
优质诊疗服务,得益于 2016 年起西宁市深入推进的紧密型一体化医疗联合体建设项目。项目以
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为依托,整合大通县 3 所县级医院、27 所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
289 个村卫生室,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市、县、乡、村四级紧密型医联体。
模式推广以来,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运营规范了、医生技术水平提升了、患者获得感增强了,小医院实现了大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不断筑牢,百姓在家门口就诊更安心。
运营更规范——
推进统一管理
开展标准服务
过去一段时间,由于人口众多,西宁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相对比较突出。
“ 需要建立分级诊疗体系,各级医院各司其职,引导病人有序就诊。” 西宁市卫健委副主任李鸿东表示。
2011 年起,西宁市就开始组建以市级医院为依托,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分支的医疗卫生服务总院。四级紧密型医联体成立后,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将人事分配权、管理权等有序让渡给医联体行使,以体制改革推动各方结成共同体,实现了医疗质量管理“ 同一标准”、财务管理“ 同一本账”、药械业务管理“ 同一质量”,改善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能力。“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同时,还需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激发改革的内生动力。” 李鸿东说。
赵文被任命为大通县黄家寨镇卫生院院长之前,曾在上级医院做过 17 年的放射科医生,执医、管理经验丰富。“ 我刚到任时,卫生院的医疗垃圾往往一烧了之,疾病传播风险很大。” 赵文回忆说, “ 在医联体的指导下,卫生院设置了医疗垃圾存放室,垃圾逐级上转,统一销毁,确保安全。”
第 1 页 共 3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谁来制定标准、安全、可靠的程序?医联体成立了 23 个专业管理委员会,成员由各级医院院长、医学专家等担任,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规章制度、诊疗服务流程等作出规定。
医联体理事、大通县人民医院院长王成文是医疗技术委员会的委员,他前不久去清平乡卫生院调研时发现,护士填写体温单、护理评估单时不够规范,导致患者转到上级医院就诊时,医生缺乏准确资料参考。“ 为此我们专门抽调人员开展培训,尽快统一标准。” 王成文说。
此外,医联体成立了财务管理中心,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采购医疗设备、药品等严格审核,
保证资金用在“ 刀刃” 上。
2019 年,黄家寨镇卫生院为提升诊疗能力,准备购进一台生化分析仪。“ 可由于缺少专业人员,我们不知道该采购什么品牌和型号。 ” 赵文说。后来,经财务审批,上级医院医学装备科组织招标会,帮助卫生院采购了一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