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天津日报/2024 年/2 月/1 日/第 009 版乡村振兴
宁河区建设紧密型区域医共体
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
本报记者 耿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4 年我市将加快推进紧密型区域医共体建设,提升镇村两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宁河区作为涉农行政区,在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上快马加鞭,去年 7月宁河区紧密型区域医共体揭牌。通过优化区镇村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倾力打造“ 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 的分级诊疗新格局,有效解决群众就医难、就医烦、就医远问题。
为危重病人抢时间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每一秒的抢救时间都弥足珍贵。但是对于生活在乡村、离大医
院距离远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如何及时得到救治是个难题。
“ 我们这个村卫生室就是个胸痛救治点。” 宁河区丰台镇北埋珠村卫生室负责人王振理告诉记者,村里人如果因为胸痛胸闷等症状来卫生室看病,会让患者先做个心电图,并开启与宁河区医共体总医院(宁河区医院)的远程会诊,如果宁河区医院认为需要转院治疗,村卫生室按照宁河区医院的方案缓解患者症状,争取时间,宁河区医院同时开启绿色通道,患者到院能得到及时救治。
丰台镇是宁河区离宁河城区最远的镇之一,单程就有 30 公里左右的路程。如果病情来势汹汹,需要更为复杂的诊疗时,村卫生室的处理能力有限,怎么办?
宁河区医共体以区级医院为龙头,在宁河区医院原有胸痛中心和创伤中心基础上创建区域胸痛中心、探索建设区域创伤中心。胸痛救治中心联合 120 急救中心、急诊科、心内科、呼吸科、影像科、介入室等科室,建立多学科联合诊断(MDT)治疗体系,并在芦台、七里海、潘庄、丰台医院等 9 家基层医疗机构建立了胸痛救治单元,共建胸痛诊疗网络,推动开展胸痛患者联合救治。区域创伤中心建设自启动以来,为急、危、重创伤患者提供了方便、快捷、有效的救治窗口和绿色通道,有效提高创伤救治水平,减少创伤损害。
“ 我们作为胸痛救治单元,患者来了之后,走绿色通道,先救治后付费。先抢救,用上药,同时将检查结果上传到宁河区医院,远程会诊,如需转院,我们医院就有 120 急救车,马上送到宁河区医院进行救治。” 丰台医院院长贾文全说。
宁河区医共体内实行“ 一号制” 分级诊疗办法。患者在分院挂号就诊后,如需向宁河区医院转诊,无需额外挂号,可凭借分院挂号单(72 小时内有效)及有效身份证件到患者服务中心,由工作人员根据身份证查询、核实上转信息接诊,做好登记,给予办理免费就诊卡,并指引患者到相应科室就诊。医共体内转诊病人免挂号费,享受转诊绿色通道诊疗服务。实施医共体“ 一号制”后,转诊患者就诊平均时间缩短了约 30%。
让优质资源沉下去
不仅仅是急性心肌梗死、外伤等危重急难病症患者享受到了医共体带来的便利,“ 小病”、慢病患者同样受惠。
“ 我们这里随时可以远程诊疗,非必须村民不用大老远地跑到宁河区医院了,因为去宁河区医院,给他们看病的大夫就是远程诊疗面对的人。 ” 王振理说,有些药品村卫生室没有,可以由远程诊疗的大夫从宁河区医院开出,直接快递到村里,相当于增加了村卫生室的药品储备。
按照“ 调结构、重管理、建机制、强基层、保健康” 要求,以为农村居民提供普惠可及、安
第 1 页 共 3 页
全有效、 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为目标, 宁河区加快推进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合理规划配置镇村卫生资源,明确村卫生室职责,加强村卫生室和卫生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医保即用即报,辖区居民就医实现就近取药,切实打通“ 医疗最后一公里”,使辖区患者“ 小病不出村,看病购药有医保”。
家住七里海镇小八亩坨村的孙雨因为孩子发烧咳嗽,到七里海医院看病。孩子拍了胸片后,短短几分钟就得到了宁河区医院影像中心专家的诊断结果。 “ 上这儿拍个片子,传到宁河区医院的平台上,专家及时地通过片子给我们诊断,就觉得更放心、更安心。” 孙雨说。
宁河区医共体不仅为患者提供通过远程诊疗享受三级医院医生诊治服务,而且提供专家下沉
到街镇医院面对面服务患者的机会。
“ 大娘,药可不能这么吃,不能吃一周停一周,要一直吃才有效。” 宁河区医院呼吸内科马云天副主任医师在七里海医院对患者刘红英说。“ 以前没人告诉我阿司匹林不能这么吃,” 73 岁的刘红英大娘说,老伴儿身体不好,自己年龄也大了,去宁河区医院不方便,没想到能在镇里的医院让宁河区医院的专家看病。
作为宁河区医共体总医院, 宁河区医院的医生下沉到各街镇医疗机构, 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在七里海医院,记者看到 10 名在这里出诊的宁河区医院医生正在为患者答疑解惑。
坚持公益属性,致力于精准、精细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宁河区多措并举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创新模式让优质医疗资源“ 沉下去” 就是举措之一。宁河区充分发挥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作用,进一步拓展医改广度和深度,实行“ 1+N+10” 模式,即以宁河区医院为牵头医院,区中医院提供中医药技术支持,整合分布在东、中、西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