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大众卫生报/2024 年/2 月/6 日/第 001 版
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让中医药融入百姓生活
——邵阳市中医医院 2023 年度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鲁红 通讯员 陈华 佘翠娥 实习生 谢航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
回望 2023,邵阳市中医医院捷报频传——2022 年度全国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进入 B+行列;医院岐黄综合大楼火热建设中;肿瘤科纳入湖南省推荐国家中医优势专科申报名单;骨伤、针灸、心病、脑病科、护理学等 10 个专科获评湖南省中医重点专科⋯⋯
走过春华秋实的 2023,迈进充满希望的 2024。千帆竞发春潮涌,百舸争流正逢时。医院高质量发展有哪些内涵?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如何“ 爬坡过坎”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湘健频道本期《谈医录》专访,带您走进邵阳市中医医院,一起见证该院逐梦时代的前行脚步。
X建引领发展,强化中医内涵,提升发展效能
“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做到‘ 三个转变、三个提高’ ,实现‘ 两个目标’ 。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变为内部提质增效,提高医疗质量水平;运行模式从粗放式管理转变为精细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变为注重人力资源和技术要素,提高员工待遇——最终实现患者满意和员工满意。 ” 说起医院高质量发展内涵,邵阳市中医医院X委书记尹青娟言语中充满激情,意气风发。
肿瘤专科和骨伤专科是邵阳市中医医院品牌特色专科。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肿瘤专科,已纳入湖南省推荐国家中医优势专科申报名单,现已全面系统开展良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肿瘤热疗、早癌筛查、日间治疗、PICC 置管及血管通路维护、图像引导下各种穿刺活检以及远程医疗。 年均出院的肿瘤患者 8000 余人次, 年肿瘤手术 2500 余台次,发明中药专科制剂 7 种,其中专科制剂“ 天元胶囊”“ 生津玉液合剂”“ 平瘤康胶囊” 等效果显著。骨伤科起源于湘西南地区正骨流派“ 百岁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成为了规模大,功能全、影响力广的“ 拳头” 科室,集中各种有效的传统中西医临床治疗方法,骨伤专业业务也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共开设 4 个病区,开展了盘龙灸、雷火灸、姜疗、蜡疗、火龙罐、黄香散等特色治疗,拥有安络小皮散、抗骨质增生合剂、活血止痛合剂等骨伤专科制剂,疗法独特、口碑良好。
医院不断丰富急诊科、针灸科、心病科、脑病科、肾病科等重点专科内涵建设,着力推进脾胃肺病科、治未病中心、中医儿童健康管理中心、中医外治中心等特色专科建设,大力发展中医药特色诊疗服务,目前实施的中医特色技术有灸法、中药、热熨、穴位注射等 30 项,年实施量达 60 万余人次,形成专科建设新格局,品牌影响力日益增大。
与此同时,医院与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湖南省肿瘤医院等知名医院加深合作,“ 邵阳市癌症防治中心”“ 潘敏求国医大师二级工作站”“ 蒋益兰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二级工作站” “ 王晖劳模创新工作室”“ 毛以林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落户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 医院高质量发展总要求是‘ 5+1’ 。‘ 5’ 是指构建新体系、激活新动力、引领新趋势、建设新文化、提升新效率;‘ 1’ 是指加强X的全面领导,通过X的全面领导来实现‘ 五个新’ 。” 尹青娟表示,2023 年,医院加快推进“ 5 专科 5 中心”(即肿瘤科、急诊科、骨伤科、心内科、脑病科和治未病中心、针灸康复中心、制剂中心、适宜技术推广中心、中医药特色诊疗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区域中药制剂中心、省级区域中医诊疗中心和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持续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据统计,2023 年,医院出院患者数增长 14.31%,门急诊患者数增长 13.63%,手术台次增长
第 1 页 共 3 页
13.1%。 全年用药占比 18.3%, 同比下降 8.64%; 住院均次费用同比下降 4.04%; 百元医疗收入 (不含药品收入) 消耗卫生材料金额从从 17.52 元下降至 14.36 元, 同比下降 18.04%; 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化验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例 40.48%,这些数据充分体现了医院的内涵建设和管理水平不断增强。
改革激发活力,创新驱动发展,引领行业趋势
作为地市级中医院,如何激活改革发展新动力?“ 着力推进绩效改革,提升管理能力,重视人才培养,强化文化引领,通过改革调动积极性,充分激发发展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