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健康报/2025 年/1 月/8 日/第 005 版2024 健康中国数字建设大会 专刊
医院建设离不开科技创新支撑
本报记者 夏海波 范恬宇 整理
未来医院建设的关键点是什么?如何让学科、人才、科研并驾齐驱、协同发展?
在近日召开的 2024 健康中国数字建设大会暨浙江省人民医院建设发展大会“ 体系创新推动研究型医院建设” 会场,与会者聚焦“ 小而强” 学科打造、创新人才价值取向与发展、高水平医院与专科建设,以及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优秀实践等主题,共同探讨如何以奋勇实干姿态,推动医院建设与发展。
杭州医学院副院长、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 葛明华学科无大小 奋斗皆可为
甲状腺癌是近年来全球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浙江省更是高发地区,甲状腺癌发病率
为 52.34/10 万人, 是全国发病率的 3.32 倍, 且自 2013 年起连续 10 年成为女性第一高发恶性肿瘤。
甲状腺癌风险精准鉴别手段及质量控制标准缺乏,导致临床过度诊疗,高危甲状腺癌有效治疗手段匮乏而致高死亡率,颈部经典入路手术易致患者生理/心理创伤,这些都是甲状腺癌诊治领域亟须解决的突出问题。
纵观国内外,甲状腺肿瘤学科缺乏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项目、人才等,前沿领域高水平研
究亦少,因而甲状腺肿瘤学科多被认为是“ 小学科”。
然而,“ 勿以善小而不为”,浙江省人民医院甲状腺肿瘤学科团队十余年潜心钻研,围绕甲状腺肿瘤的关键问题,通过诊治技术创新、转化应用研究,聚焦甲状腺癌诊治领域重大需求和科技前沿,攻克诊治领域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形成系列原创成果,突破了甲状腺癌风险分层、精准治疗及标准化普及的瓶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为加强甲状腺肿瘤研究型学科建设,医院组建临床科研协同推进高质量甲状腺肿瘤学科平台:2021 年成立浙江省头颈部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22 年成立浙江省内分泌腺体疾病国际合作基地、2024 年成立全省头颈肿瘤精准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
通过高能级平台建设,甲状腺肿瘤学科致力于持续改良甲状腺外科技术,构建基于腔镜、手术机器人、消融技术的甲状腺微创外科体系;探索分化型甲状腺癌精准风险分层的科学方法,搭建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甲状腺癌多模态精准诊疗协同数据平台,构建了多中心、大样本的专病队列和多模态数据库。其中,头颈肿瘤生物样本库已入库甲状腺肿瘤 2881 例,涉及约 14620 份标本。
团队构建并不断完善甲状腺癌多组学研究队列,初步鉴定低分化和未分化甲状腺癌分子特征、分子分型及治疗靶点,建立新型斑马鱼人源性肿瘤异种移植模型(PDX)药物筛选平台,为开展高危甲状腺癌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基于多年的研发成果,团队相关技术,特别是无充气腋窝入路全腔镜甲状腺手术技术,已推广至全国超过百家三甲医院,助推了浙江省医疗卫生“ 山海” 提升工程、援疆、援黔等工作的顺利实施,在服务国家健康中国战略的同时,向国际同行展示了中国技术。
人民健康至上,学科不分大小,小器官也有大舞台。以甲状腺肿瘤学科为代表,在学科建设的发展之路上,浙江省人民医院坚持以技术为本、科研为魂,奋勇实干、持续探索,为浙江省人民的健康福祉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