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南昌日报/2024 年/1 月/27 日/第 003 版特别报道
滕王阁旅游区北扩民生工程还江于民、还岸于民、还景于民
提升城市品质内涵 共享文旅发展成果
洪观新闻记者 黎姿 欧阳雨婷
为提高市民游客对南昌历史文化的认知和关注,带动旅游经济、推动南昌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我市决定开放滕王阁旅游区北园,还江于民、还岸于民、还景于民。这不仅是一次空间上的扩容,也是一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更是“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理念的生动实践。
1 月 26 日,江西南昌旅游集团董事长朱旭,东湖区政府副区长江珊,江西财经大学智库建设中心副主任、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曹国新做客南昌市融媒体中心演播厅,共同探讨滕王阁旅游区北扩工程的文化渊源、现实意义以及未来影响。
滕阁新貌迎宾客:“ 章江晓渡” 再现赣江之滨主持人:
朱董能否给我们介绍下此次北园改造的具体内容?在开放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挑战,又
是怎么解决的呢?
朱旭:
滕王阁作为南昌的“ 城市会客厅”,是江西对外展示的一张文化名片,是游客来南昌“ 打卡”的首选之地。今年,南昌以“ 迎难而上、敢作善为,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为工作主线,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南昌旅游集团积极响应号召,立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经过多方研判,决定开放滕王阁旅游区北园,还江于民、还岸于民、还景于民,让广大群众共享开放成果。
此次围绕北园开放,我们开展了环境提升改造与设施再利用等工作,包括北园新入口改造、北园建筑物的修缮及园林绿化提升等内容。滕王阁旅游区北园开放后,我们将重新定义旅游区收费区域,收费区域将缩小,免费区域进一步扩大,为市民游客畅游滕王阁、亲近赣江岸提供更多便利。市民游客可以自由地漫步在园内,感受滕王阁的壮丽景色,遥想古人的智慧和才情。同时,“ 豫章十景” 之一的“ 章江晓渡”,也将划为开放园林范围,这一千古传颂的景点将以全新的面貌再现赣江之滨。
滕王阁旅游区北园免费开放政策预计会带来很大的客流量,人员和车辆的疏导和安全保障是
北园免费开放过程中遇到的较大难题。
针对北园开放后可能出现的市民游客暴增情况,我们正在建立人流监测预警系统,在滕王阁旅游区每个出入口设置人脸监测设备,监控中心实时把控园区人数;制定应急保障方案,安排足够数量工作人员,根据具体情况实施人员疏导、限流等举措。
针对北园开放后可能出现的旅游区及周边停车难、交通拥堵等问题,南昌市公安局交管局给予大力支持,优化滕王阁旅游区周边路网,强化“ 线上+线下” 信息提示,制作了旅游区周边停车场引导二维码卡片用于引导停车;与百度、高德等导航服务企业紧密联动,及时发布拥堵预警提示和旅游区周边停车指引,做好旅游区周边道路常态化管理;南昌交警建立滕王阁旅游区周边停车场线上联系群,共享停车资源信息,及时互通剩余车位信息。
主持人:
对于滕王阁旅游区北园的开放,东湖区有哪些具体的计划或措施来提升市民游客的休闲体
验?
第 1 页 共 5 页
江珊:
东湖区将以滕王阁旅游区北园免费开放为契机,配套做好滕王阁旅游区北扩还江于民、还岸于民、还景于民相关工作,最大限度挖掘周边历史风貌、人文故事,串联盘活滕王阁旅游区周边景区、街区、商圈、美食街区,实现综合功能新提升、环境新变化,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多高质量休闲空间。
具体来讲,一方面,做好两个“ 提升改造”。一是对与滕王阁旅游区北园一条马路之隔的大士院半步街进行提升改造,二是对从北园步行 10 分钟就能到达的胜利路步行街的提升改造。我们计划进一步发挥好大士院内老南昌白糖糕、无矾鸡蛋油条、小罗子汤店等南昌地道美食的“ 网红” 效应,在保留原有“ 老味道” 的基础上,对空间环境整体提升亮化美化,提升区域管理水平;在保留原有街区风貌的基础上,串联胜利路步行街、蛤蟆街商圈,在门楼建设等方面与滕王阁旅游区相呼应,让更多市民游客感受老南昌“ 烟火气”。另外,东湖区还将充分挖掘胜利路步行街历史文化底蕴,对街区进行全面提升改造,融入当下新兴文化元素,唤醒老南昌记忆,让更多市民游客感受南昌老牌街区文化魅力。
另一方面,为更好地适应滕王阁旅游区北扩后旅游发展新要求,我们将充分挖掘东湖辖区古阁、绿洲、红址、宗庙等“ 四色” 景点,贡院、隐逸等“ 四类” 文化的内涵,对榕门路、步行街、中山路、百花洲等游客密集区域进行街区亮化,细化优化各景区景点入口牌楼、标识标牌、游客服务等细节内容,进一步盘活全区各类文旅资源,讲好南昌历史文化故事,切实增强市民群众的体验感、获得感、幸福感。
主持人:
能否请曹院长给我们介绍下滕王阁与“ 章江晓渡” 的历史渊源?南昌目前正努力建设成为全省旅游中心城市和享誉国内外的旅游目的地,您认为北扩工程将会对南昌旅游业产生什么影响?
曹国新:
滕王阁为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任江南洪州都督时所修。滕王李元婴最初的封地在山东滕州,他在山东滕州修了第一座滕王阁。南昌的滕王阁是第二座。后来他又去了四川阆中,在那儿修了第三座滕王阁。
三座滕王阁中,南昌滕王阁最为有名,原因有二:一是归功于白居易、杜牧、苏轼、王安石等历代文化雅士对滕王阁的赞颂。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所写的千古名篇《滕王阁序》 ,更是让滕王阁声名大噪;二是唐代以后,从北方的运河,经长江,从湖口入鄱阳湖进入赣江,翻过大庾岭梅关古驿道进入珠江流域,是中国南北交通主干道。北方的运河几经变道,赣江却始终未变。这条漫漫长路长达 5000 里,古人要走半年,而滕王阁正好位于中心位置,看到滕王阁说明路走了一半。可以说,古人对滕王阁的仰望包含了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期待。
“ 章江晓渡” 属于“ 豫章十景”。北宋之后,市民文化勃兴,审美不再由文人士大夫独享,各地纷纷评选“ 十景”“ 八景”,后来更发展为城乡规划的一种模式,大家有意识地去建设“ 十景” “ 八景”。所以,“ 章江晓渡” 不仅是一种文化评选,更是一种城市规划。历史上“ 章江晓渡” 包含以滕王阁为中心的一大块区域,本次滕王阁旅游区的北扩、“ 章江晓渡” 再现,从根本上讲是对历史的传承和创新。目前做的是复原工作,未来还有复活和复兴两大艰苦工作要做。我们相信滕王阁与“ 章江晓渡” 最终会成为南昌旅游的“ 当家花旦”、头块招牌。
文脉永续传千古:做强文化内涵 提升滕王阁影响力
主持人:
作为南昌重要的文化遗产,滕王阁对南昌市形象的塑造和文化氛围的营造起到重要作用。请问朱董觉得应如何以北园开放为契机, 发掘和提升滕王阁的文化内涵与形象, 丰富文化消费业态,做强南昌城市文旅品牌?
朱旭:
滕王阁旅游区将以北园开放作为一个新的起点,加强旅游区精细化管理,持续提升旅游区功
第 2 页 共 5 页
能,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优化服务品质。
一是优化布局。以主阁为主体,结合滕王阁每层楼的历史文化功能,重新梳理、合理布局固展和临展内容。在展陈内容和方式上进一步创新,为中华文化地标赋予新的内涵,凸显“ 中华文化地标” 的定位。二是业态延伸。对标滕王阁旅游区南扩项目建设标准,在滕王阁旅游区北延地段打造仿古观江连廊,深入挖掘“ 章江晓渡” 文化内涵,持续丰富旅游业态。南园和北园为两翼,南园完善旅游要素、综合服务功能,重点开发滨江休闲旅游项目,打造城市旅游综合体;北园重点发展高端餐饮、文化演艺、茶艺、非遗项目,打造南昌会客厅。三是产品打造。以游客需求为导向,推进《寻梦滕王阁》演艺升级,投资建造新能源船舶,实现滕王阁游轮扩容。聚焦当下年轻消费群体,以科技赋能,用数字虚拟技术与 VR 互动设备结合,推进滕王阁主阁文化展陈的活化;依托滕王阁江右文化数字馆,呈现江右文化神韵;推出散点互动式旅游演艺及定时演出,实现由传统的观光游向体验游、研学游、文化游等多元产品转变。四是文化提升。丰富文化节庆活动,承接大型文化节事活动,提升滕王阁乃至南昌市的文化地位;推动重阳节相关大型活动落地滕王阁,深入开展九九重阳金婚盛典活动,把“ 重阳登滕阁” 作为当代敬老的新民俗,打造中华传统节日重阳节示范地;以滕王阁唐风宋韵文化主题,引进专注于“ 汉服文化”“ 唐宋生活美学”的年轻、潮人文化团体,活态演绎,再现唐宋洪都繁华景象。总之,多措并举推动滕王阁旅游区形成文化、商业、旅游融合的全新城市文旅模式,不断提升城市形象,输出城市品牌,扩大城市影响力。
主持人:
东湖区的文旅资源十分丰富,请问东湖区将如何推进滕王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