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乌兰察布日报/2024 年/4 月/7 日/第 002 版要闻
依托火山资源优势,察右后旗——
绘就生态新图景 推动文旅共发展
本报记者 赛娜
壮大文旅产业,推动提质增效;维护生态稳定,丰富业态产品;一业兴百业旺,赋能乡村振兴⋯⋯近年来,察右后旗依托得天独厚的火山资源优势,推进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深度融合,持续打响火山文旅品牌,在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助力乡村振兴上迈出关键步伐,有力促进了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相关资料显示,2023 年察右后旗入境旅游人数达到 200 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 16 亿元,创历史新高。乌兰察布火山获批 3A 级旅游景区,乌兰哈达旅游产业示范园获评全国星级生态康养基地,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民生效益。
“ 我们深知旅游产业作为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富民产业对于推动经济和产业转型的重要作用,因此着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 察右后旗委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 察右后旗将火山生态旅游产业作为全旗经济发展 “ 头号工程” 和 “ 书记项目”,并将其列为“ 五大任务” 年度清单重点事项,坚持系统研究谋划,高位组织推动。同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在基础设施配套、金融贴息贷款、品牌打造、旅游服务、日常管理、考评奖励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从源头上抓好旅游相关产业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充分激发社会力量共建共享旅游产业的积极性、创造性。
在乌兰察布草原火山南游客服务中心,施工人员正在进行室内装饰装修和机电安装。据工作人员介绍,南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内容以休闲娱乐为主,内设有 2000 平方米的“ 原味乌兰察布”游客服务区,业态有农特产品、文创产品、餐饮等。项目建成后,既可以有效保护火山草原地质遗迹资源和草原生态环境,又能为游客在体验火山地质特色、草原风光方面提供便捷服务。
“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察右后旗已经整合资金资源建设了南北两个游客服务接待中心、停车场,配套建设景区内标识标牌、景区围封、景观大门、公共服务驿站、摆渡车接驳站、生态保护区栈道、输变电等工程,服务区建成后可直接辐射周边 14 个浩特村,持续带动发展餐饮、住宿、特色农畜产品等销售服务产业。 ” 察右后旗火山草原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丹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