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旅游报/2024 年/5 月/31 日/第 002 版要闻
山水育动能 文旅促蝶变
——山西娄烦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调研见闻
本报记者 郭子腾
青山苍翠,汾水泱泱。地处山西太原西北部、吕梁山腹地、汾河中上游的娄烦县,集山区、老区、库区为一体,是文化和旅游部定点帮扶地区。近年来,娄烦加快建设生态农业强镇、休闲观光名镇、风情文化古镇,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全国旅游发展大会召开后不久,记者随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资源开发司组织的调研组,赴娄烦实地调研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情况。
推进“ 文化+旅游”
娄烦县静游镇峰岭底村是中国共产X早期领导人之一、著名ZZ活动家高君宇的诞生地。近年来,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峰岭底村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红色旅游教育目的地。
娄烦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高君宇故居纪念馆馆长高奇创介绍: “ 高君宇故居纪念馆由高君宇故居、高君宇纪念馆和景观广场组成,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近年来,我馆坚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不断提升展陈和讲解服务水平,去年接待游客达 14 万人次。”
走在峰岭底村,房屋错落有致,街道笔直干净,路边绿树成荫,村中还盖起了红色研学教育课堂,精心打造了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村子越建越好,如何既丰富游客体验,又让村民们有更多收益呢?
“ 2021 年,峰岭底村建成了占地 140 平方米的乡愁记忆馆,收集了一批老物件,展示峰岭底村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讲述峰岭底村人自强不息的建设故事。村子还建成了陶瓷非遗工坊,靠着本地优质陶泥资源和传统手工制陶技艺,探索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子。 ”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挂职干部,娄烦县委常委、副县长李学斌介绍,2021 年,峰岭底村入选了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如今,旅游收入已经成了村民多元化收入来源的重要部分。
娄烦镇官庄村是文化和旅游部定点帮扶村,离县城近、耕地少。结合实际情况,官庄村村民通过开发窑洞住宿、特色餐饮,为幸福生活添薪加柴。在文化和旅游部的帮扶下,官庄村还探索盘活非遗资源,赋能乡村振兴,恢复了停办 20 多年的传统活动“ 转九曲”,推出非遗过大年系列活动,非遗讲座、工艺品展销、年俗展示红红火火。
官庄村的非遗工坊里,形象丰富的木版年画惹人注目。“ 2018 年,在文化和旅游部派驻官庄村干部的带领下,我们成立了木版年画非遗工坊。目前,村子已培训两批共 20 余名村民,组织大家利用农闲制作版画,统一对外销售,人均月增收能达 2000 元。” 官庄村村民冯效清掩不住笑容,“ 乡村靓了,日子美了,能工巧匠扎根了。”
统筹保护与开发
哺育了三晋文明的汾河,是山西的“ 母亲河”。调研组一行来到静游镇汾河湿地公园,只见水清岸绿、鸟飞鱼翔、芳草萋萋,一簇簇黄花鸢尾随风摇曳,岸上观鸟平台正火热施工。
静游镇镇长王志立告诉记者: “ 我们在做好湿地保护和生态环境治理基础上,将公园规划与县域旅游规划相衔接,完善游客服务设施,统筹做好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力争打造集水生态涵养、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生态景观。下一步,计划招引企业对公园进行运营。”
云顶山位于娄烦县米峪镇乡独石河村西南,主峰海拔近 2800 米,是吕梁山脉腹地高峰之一,
第 1 页 共 2 页
山上山下都被茂密的原始森林覆盖,古树参天、牛马成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