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微信:dawenge20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 年/11 月/14 日/第 005 版焦点关注
上海:以文旅引流激发城市新活力
本报记者 李贞
上海是一座充满活力和文化气息的城市。逛逛上海博物馆,可以一览西周大克鼎、怀素真迹等令人赞叹不已的传世珍宝;行走于上海外滩,随时能看到游客在和平饭店、罗斯福公馆等历史建筑前合影⋯⋯一年年轮番举办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旅游节、上海国际电影节等国际性文旅节庆,为市民献上丰富的文化盛宴。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近年来,上海市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坚持“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积极挖掘各类文化艺术资源,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持续打响上海文化、上海旅游品牌。
提供优质公共文化空间
步入上海博物馆东馆最新开放的“ 中国历代书法” 展厅,观众会立刻沉浸于一种雅致、古典的氛围。序厅正中立着一尊太湖石雕塑,上方的灯光宛如一轮圆月,石后的幕布上绘着一树芭蕉,石下的 LED 屏幕显出一汪碧色湖水,伴着间或响起的水滴声,荡起涟漪。
“ 这里的布景取自唐代孙位《高逸图》、唐代王维《雪中芭蕉》等艺术作品中的意象。” 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主任凌利中向记者介绍, “ 中国古代书法家追求一种婉约内敛的精神,我们希望借这样的展陈,让观众更容易走进藏品。”
博物馆是承载历史和传承文化的场所,也是重要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博物馆管理处副处长王峰介绍,目前该市已备案博物馆共计 166 家,截至今年 9 月底,共接待观众超过 2800 万人次,同比 2023 年增长 57%。
随着“ 博物馆热” 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上海市民愿意走进博物馆体验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当前,观众旅客对精神文化产品的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的需求,对博物馆基础能级、公共服务完善情况,以及我们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 上海博物馆X委书记汤世芬介绍,近年来,上海博物馆推出“ 大博物馆计划”,积极构建以东馆、人民广场馆、北馆为核心的“ 3+X” 新发展格局。
其中,筹建中的北馆以“ 考古博物馆” 为主要定位,计划于 2030 年前建成开放。已于今年初试开放的东馆,将按计划于 11 月全面开放。东馆中的书法馆、绘画馆等展厅因古代书画类文物对展陈环境极为敏感,调试布展时间较长。
在这里,记者见到了王羲之《草书上虞帖卷》 、怀素《草书苦笋帖卷》 、王献之《鸭头丸帖》等珍贵藏品。据介绍,东馆的书法馆、绘画馆、海上书画馆及书画特型馆总展陈空间面积达 4000平方米,首展总计将展出 200 余件作品。全面开放后,东馆陈列展示区总面积约 3.36 万平方米,馆内共设 20 个展厅和互动体验空间,珍贵文物展出比例从人民广场馆的约 4%提高到 10.5%。
目前,上海博物馆整体收藏文物门类超过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