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微信:dawenge20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新华每日电讯/2024 年/11 月/14 日/第 007 版文旅
红色沃土绽放文旅之花
湖北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走笔
本报记者 侯文坤 熊翔鹤
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1772 处,馆藏可移动革命文物约 15 万件(套) ,具备旅游开发条件的红色旅游资源(点)738 处⋯⋯荆楚大地,红色旅游资源数量丰富、类型多样。
近年来,湖北以革命遗址遗迹和重大历史事件为依托,推出了一系列红色文化观光和精神体验相结合的红色旅游景区、线路和节事活动,丰富红色旅游业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同时将红色旅游塑造为响亮的品牌,引导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
红色沃土守护红色记忆
时值深秋,漫山尽染,位于湖北东北部、大别山南麓的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
里,松柏苍翠,红旗飘扬,纪念碑巍然矗立,众人深情凝视,庄严而肃穆⋯⋯
“ 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 民谣声中,2024 中国红色旅游推广联盟年会暨湖北(红安)红色文化旅游季活动在这里开幕。
红安,原名黄安,这里打响了黄麻起义第一枪,革命年代,红安 14 万英雄儿女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这里诞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领导人和陈锡联、韩先楚、秦基伟等 223 位共和国高级军事将领。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从这里踏上了长征征程。其中,红四方面军队列里,每 3 个人中就有 1 个红安人,每 4 位英烈中就有 1 个红安籍。
如今,革命年代留下的纪念场馆、革命遗址密集分布,遍布县域的红色文化资源,成为散发着革命荣光的“ 红色名片”。红安依然守护着这段红色历史。健全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建立文保员管理体系,完善文物安全“ 一处一策” 工作机制,加大对革命文物的保护力度。据湖北红安革命纪念地管理中心编写的《红色印记——红安革命遗址遗迹· 纪念建筑物》记录,列入红安县不可移动文物名录的就有 200 多个。
“ 我们在以前文物工作者的工作基础上,走村入户,对分布在全县各处的革命遗址遗迹进行走访调研,收集整理,登记造册,分类归档,拍摄了 2000 余张照片,摄制了 1500 多分钟的视频,撰写了近 100 万字的文字材料。” 该中心副主任刘晓军说。
从红安县城往北开车半小时,便到了七里坪镇长胜街。沿着老街的石板路,灰瓦砖墙,檐角飞翘,游人如织。从街口到街尾只有 400 米长,却有多个“ 国宝” 单位:红四方面军指挥部旧址、七里坪工会旧址、鄂豫皖苏维埃银行、苏维埃合作饭堂、鄂豫皖中西药局等重要革命遗址⋯⋯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5 处 41 个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6 处 23 个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68处,伟人、将军故居 64 处,革命旧址如同星火,持续照耀着红安。人们站在这片热土上,通过留下来的遗迹、老照片、老物件深刻缅怀那段峥嵘岁月,汲取前行力量。
不止大别山,湖北省的红色资源亦如星光璀璨。据湖北省文旅厅初步统计,全省现有各类不可移动革命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