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dawenge2014
济南日报/2024 年/12 月/16 日/第 006 版济郑双城记
大河奔涌 文脉源长
——济南郑州深化文旅合作综述
郑州日报记者 左丽慧 李居正 济南日报· 爱济南记者 陈炜敏 赵晓林 刘烨
郑州篇
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拥有裴李岗文化遗址、大河村文化遗址,又作为早商都城,历史源远流长。济南同样是历史文化名城,新石器时代早期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在黄河文明的哺育下,两地地域相近、人文相亲,友好交流不断。
一年来,随着济郑高铁的开通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入,郑州、济南两地在文化交流、旅游合作、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各显其长、你来我往,“ 功夫郑州” 携手“ 泉城济南” 在文旅融合发展的道路上正谱写特色鲜明的时代新篇。
文化交流促进友好往来
文化交流作为不同地区增进相互理解、建立友好关系、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自古以来便是加强城市间联系的重要途径。河南、山东两省地理位置相依,风土人情相近,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交流史。早在公元前 496 年,孔子便从鲁国出发,开启了周游列国之旅,其到访的郑国、宋国等地,都属当今河南地界,来自齐鲁大地的思想观念与ZZ主张在百家争鸣的时代就已经撒播于中原沃土之上。
大笔如椽写“ 米” 字,文化交流谱新篇。随着济郑高铁全线贯通,郑州率先建成“ 米” 字形高速铁路网, 飞驰的列车缩短了与全国各地的时空距离, 也让沿线各地的历史文化资源连珠成串。从郑州的少林寺、“ 天地之中” 历史建筑群,到卫辉比干庙、滑县道口古镇、聊城光岳楼,游客可以在一条铁路的穿行中感受两座城市之间深厚的人文风光。出发前来上一碗郑州的“ 胡辣汤”,中午就可以在济南吃上一块肥瘦相间的“ 把子肉”,半天时间,两种风味的饮食文化便可垂涎嘴边,在美味之间流连忘返。
作为黄河文化的重要代表,郑州与济南在这一年来友好交流不断、携手合作不停。今年 4 月,济郑高铁沿线城市文旅联盟成立,各沿线城市代表纷纷签署联盟会约;7 月,“ 豫见齐鲁· 山河有约” 河南文化旅游产品推介会在济南举办,来自中原地区的特色美食、非遗产品、文创好物让济南的市民目不暇接;10 月,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召开,来自济南社科院相关领域专家为黄河文化传承发展献策建言。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不断推进,郑州与济南共同肩负着保护弘扬黄河文化,传承历史文脉和民族根脉的重大使命。“ 同饮黄河水,共赴新征程”,11 月 20 日,济南市X政代表团来到郑州,学习考察郑州市在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各项经验做法。在黄河滩地公园,沿河两岸的壮丽景观让代表团感受到了九曲黄河奔腾不息的文化底蕴;在郑州· 济南全面深化合作推进会议上,两市全面深化合作备忘录签署,一幅“ 人文交流相亲相融、文化旅游携手发展” 的未来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文旅推介带动资源共享
郑州、济南两座城市不仅历史文化悠久,其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近年来,郑州文旅文创高质量发展以“ 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引领现代化河南建设” 为引领,围绕“ 行走河南· 读懂中国” 主品牌,将“ 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 的城市品牌不断擦亮叫响。与此同时,济南也在通过塑造“ 一年四季· 泉在济南” 的城市 IP,找到“ 流量密码”,三度获评“ 活力之城”,
第 1 页 共 5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dawenge2014
城市魅力不断提升。
如今,郑州不仅拥有只有河南· 戏剧幻城、建业电影小镇、海昌海洋公园、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等大型乐园 IP, 还拥有阜民里、 二砂文化创意园、 郑州记忆· 1952 油化厂创意园等文化街区,新场景乐趣十足、新业态活力涌现。“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济南的大明湖、趵突泉、章丘明水古城在假日期间人流如织,“ 泉城 IP” 叙写着古今交融的城市风采。
从“ 互联互通” 到“ 直连直通”,济郑高铁的成功牵线,加速了两座城市旅游资源的交流共享。2023 年 12 月 8 日,郑州东站开往济南的 G4830 次高铁旁人群熙攘,来自郑州的“ 文旅推介团” 带着非遗文创、文旅企业、精彩节目来到“ 好客山东”,发出一道来自“ 老家河南” 的盛情邀请。此后,越来越多的文旅推介活动乘着济郑高铁的东风,将文旅资源互推、两地游客互送、文化资源共享。
在今年 4 月“ 畅游齐鲁 乐宿聊城” 主题推广活动上,来自济南、郑州、安阳、聊城等地的行业协会代表和文旅部门代表纷纷上台签约,宣告济郑高铁沿线城市文旅联盟成立。7 月 3 日至
7 月 7 日,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携郑州、开封、鹤壁、濮阳等城市先后走进山东菏泽、济南、潍坊、烟台、聊城等地,举办文旅推介活动,以实际行动落实《鲁豫文旅交流合作框架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