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资料+微信:1809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你要的全都有/每天稳定更新】
浙江法制报/2022 年/5 月/30 日/第 036 版
杭州市拱墅区小河街道:创新“ 红茶议事会”
新模式
探索线上议事
本报记者 马丽红 通讯员 俞翔 胡迪锋
小区里的事,都不是特别大的事,但遇上提升改造、停车收费等关乎公共利益的问题,往往意见纷纭。 如何让大家达成一致意见, 杭州市拱墅区小河街道推出 “ 红茶议事会”, 让居民以 “ 茶”叙事,共议邻里间的关键小事。
然而,人多了,怎么议?事情多了,谁来议?提出了解决办法,该如何落地?为破解一系列难题,2021 年,“ 红茶议事会” 升级后,从线下“ 搬” 到了线上,实现线上线下相融合,不仅议事范围扩大了,参与的议事员也更多了。传统的民主协商插上了科技翅膀,让基层议事有了“ 智慧”,也让基层治理有了“ 温度”。
以数字画“ 民意” 之像
让议题精准回应公共诉求
余杭塘河是杭州市区内重要生态绿化廊道,流经拱墅区小河街道的两千米漫步带怎么建,成
了周边居民热议的重点话题,也成为“ 城市眼· 云共治” 大数据的关键词。
多方了解群众意见后,小河街道组织周边居民、专家学者、政府部门相关工作人员等 32 名“ 议事员” 参与“ 红茶议事会”。在袅袅红茶香气中,“ 议事员” 们你一言我一语,围绕余杭塘河绿道建设主题,进行集中讨论。同时,这一话题还吸引不少年轻上班族线上“ 打卡”,并随时在平台上提交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 增加停车位,做好导视系统”“ 空间设计要兼顾老人和儿童的需求”“ 要提升居民参与度,增加数字赋能,实行运动积分兑换制度” ⋯⋯在促动师沈墨的主持下,经过 2 个小时的激烈讨论,“ 议事员” 们在微信小程序上投票,形成了即时性的民意数据库,并同步上传至“ 红茶议事会”
在线平台,大家可针对优秀意见建议进行点赞操作,进一步形成共识。
这些意见和共识不仅让参会人员更清楚地了解了漫步带的设计方案,也有助于设计人员进一
步完善设计方案,让周边居民生活休闲更人性、更贴心、更智能,极大地提升群众的幸福感。
在“ 红茶议事会” 上,像余杭塘河漫步带怎么建这样的民生热点话题不少。小河街道通过大数据分析比对,收集公共服务、公益事业和居民关心的问题,在“ 城市眼· 云共治” 小河网驿平台汇集,形成民意数据库,生成民意热度,出现频次比较高的“ 关键词” 将自动匹配为“ 红茶议事会” 议题,这不仅解决了“ 议什么” 的难题,也精准回应了老百姓的公共诉求。
以数字画“ 议事员” 之像
让“ 适合” 的人参加“ 合适” 的会
“ 红茶议事会” 不仅让居民群众拥有了议事的平台,也吸引更多人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来。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的茶馆老板方国乾就是“ 红茶议事员”。关于街区里的大小事,他都会参与进来。
“ 之前我们有问题不知道找谁,现在大家坐在一起,信息资源共享,针对主题展开讨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