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恩施日报/2023 年/8 月/25 日/第 001 版
乡乡有网点 村村有服务
——宣恩县打造全省农村寄递物流试点纪实(上)
全媒体记者 杨亚玲 汪书宇 毛国寅 向利雄
卸车、龙门架扫描、上供包台、自动分拣、投入格口⋯⋯ 8 月 6 日 9 点 30 分,走进宣恩县寄递物流共配中心, 机器有条不紊地运转, 工作人员有序将宣恩中心——椒园线路的包裹进行装车。
10 点 30 分,满载锣圈岩、石马、龙潭溪等 17 个村包裹的邮车缓缓驶离中心,开始了新一天的配送之旅。
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提出要加快农村物流快递网点布局,实施“ 快递进村” 工程。去年 7 月,宣恩县被纳入全省打通农村寄递物流“ 最后一公里” 和“ 最初一公里” 试点县,开拓了“ 政府主导、邮快合作、集中分拣、直配到村” 寄递物流“ 宣恩模式”,为农村寄递物流“ 最后一公里” 成功破题提供了先进经验。
宣恩县寄递物流共配中心是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湖北省农村寄递物流试点项目。截至目前,该中心已建成“ 两中心一站点” 三级物流体系,即 1 个县级中心、9 个乡镇中心和 140 个村级站点,全县农村寄递物流基本实现“ 乡乡有网点、村村有服务”,不仅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寄递自由,极大改变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更为乡村振兴插上了“ 云翅膀”。
物流下沉:超市等“ 变身” 快递点,买买买更方便
宣恩地处武陵山区,农村地区点多、面广、线长,快递进村面临件量少、成本高、网点缺等“ 最后一公里” 难题。如何破题?宣恩的答案是:整体布局、共享资源、全局推动、邮快合作、系统集成,变各自为政为合作共赢,从点多线散到优化提效。
自 2016 年起,宣恩县致力于建设“ 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湖北省农村寄递物流示范县”,建设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采取政企共建、邮政主导、民企加入、县村直达的“ 邮快合作” 运营模式,集合中通、顺丰等 7 家民营快递企业入驻运营,实现“ 自动分拣+系统整合”“ 快递进村+集分集运”。
选址方面,全县 140 个村级站点多利用村委会、“ 三农” 服务站、超市、原有邮政服务站点等现有资源建设而成,推行“ 一点多能” 服务。如今,快递点已成为宣恩县各乡村的“ 标配”。
宣恩县椒园镇水田坝村的寄递物流综合便民服务站建在原邮政服务站点。村民在该服务站不仅能寄取包裹,还能购买日用百货和农资,享受便民缴费、现金存取等服务,为广大村民特别是老年群体提供了诸多便利。
“ 三级物流体系的顺利运行,大大提升了物流配送效率,农村快递配送时间由 3 天左右缩短至 1 天,全县邮路由原来的 34 条优化为 17 条,物流成本下降 50%左右。”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省宣恩县分公司总经理王家望介绍。
截至目前,该县已实现行政村寄递物流站点和“ 通邮” 覆盖率 100%;简易式交叉带分拣机的分拣准确率达 99.2%,领先于全国收容标准水平 98.4%。组建由县邮政公司牵头,集合顺丰、韵达等 10 家寄递物流公司,实行“ 统一分拣、直分到村、运投到村”,有效解决了部分快递覆盖面广但速度较慢、部分快递速度快但向乡村延伸不够的问题。
数据显示,2022 年,该县快递总量 1000 余万件,业务收入 1141.41 万元,同比分别增长 21%
和 46.82%。其中,进村投递量 583.73 万件,同比增长 29.28%。
土货出村:物流车进村“ 扫货”,卖卖卖更省心
8 月 7 日上午 10 点,“ 千件邮路” 收件负责人郑明奎准时来到板栗园村村民周振元家门口,
第 1 页 共 3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将堆放在院子里的包裹扫描、装车。
2021 年 6 月,宣恩县邮政分公司依托上洞坪、板栗园“ 淘宝村” 和塘坊安置点创业园,打造全州首条直达村里的“ 千件邮路”,月均运输量超 2 万件。
去年,李家河镇通过电商平台卖出农产品及加工品价值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