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滨州日报/2025 年/1 月/20 日/第 007 版专版
滨州市居民住宅区消防安全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和加强居民住宅区消防安全管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山东省消防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与居民住宅区有关的消防安全责任落实、消防设施器材和标志的设置维护、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及其监督活动,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居民住宅区,是指用于居住的房屋(含与其他功能空间处于同一建筑中的住宅部
分)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包括城镇居民住宅区、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等。
第三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居民住宅区消防安全工作的领导,将居民住宅区消防安全内容纳入消防规划,建立健全居民住宅区消防工作协调保障机制,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督促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履行居民住宅区消防安全管理职责。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辖区居民住宅区消防工作,落实居民住宅区消防安全管理
措施,指导、支持和帮助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开展群众性消防工作。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制定防火安全公约,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和防火安全检查,建立志愿消防队,根据需要为其配备消防器材、装备,配合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做好居民住宅区消防安全工作。
第四条 应急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居民住宅区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并由本级人民政府消防救援机构负责实施。
消防救援机构负责依法开展居民住宅区消防监督执法、消防救援、火灾扑救、火灾事故调查
处理,消防宣传教育,指导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等单位履行消防安全职责。
公安派出所按照规定实施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开展消防宣传教育,保护火灾现场,协助调查
火灾原因。
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依据职责承担建设工程消防验收、备案和抽查工作,指导、督促物业服务人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职责,指导业主依照有关规定使用专项维修资金对共用消防设施、器材进行维修、更新和改造,会同有关部门推动既有居民住宅区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和充电场所建设。
发展改革、自然资源规划、城乡水务、行政审批服务、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等部门按照职责
做好居民住宅区消防安全相关工作。
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居民住宅区内有违反消防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有权投诉、举报或者劝阻。收到投诉、举报后,有关部门应当及时依法处理,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的,应当移交有权处理的部门并告知投诉人、举报人。
第六条 新建、改建、扩建居民住宅区应当按照消防安全管理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器材。
既有居民住宅区未按照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器材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进行改造。
鼓励采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提高居民住宅区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第七条 新建、改建、扩建住宅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规划建设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和充电场
所。
支持既有住宅区按照有关规定建设或者改造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和充电场所。
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和充电场所应当在室外建设,与其他建筑、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保持安
全距离,并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器材。
第 1 页 共 3 页

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和充电场所充电设备线路应当设置专用的配电箱,且符合安全用电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