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应急管理报/2025 年/3 月/1 日/第 002 版综合
汇聚各方力量 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应急管理部扎实办理代表委员建议提案(下)
本报记者 罗地生
当前全球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广发、重发、并发,已经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由此导致的城市极端暴雨洪涝、森林草原火灾等各类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城市稳定运行带来巨大威胁。就如何有力有效应对自然灾害、提升公众自救互救能力、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提出建议提案。
应急管理部高度重视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认真调查研究,积极与相关部门会商,及时作出
答复,努力把代表委员的“ 良言” 变为推动工作的“ 良策”。
提升城市极端暴雨灾害应对能力
建立雨水情监测预报“ 三道防线”,构建“ 统筹协调、安全韧性” 的城市防洪治涝工程体系,提升城市防洪治涝工程调度智能化水平,加强基层防灾救灾抢险能力和健全指挥协调机制⋯⋯全国政协委员仲志余在提案中提出多项增强城市暴雨洪涝灾害应对能力的建议。
应急管理部答复,2024 年国家防总印发年度工作要点,全面部署城市防洪排涝等防汛抗旱重点工作,核定通报全国防汛抗旱责任人;应急管理部对全国省、市、县三级应急管理部门负责防汛抗旱业务的数万名干部开展全覆盖培训,全面提升干部履职能力。
立足城市极端暴雨防范应对,国家防总办公室印发《关于提升城市极端暴雨防范应对能力的指导意见》 ,对建强防汛指挥体系、补齐工程短板、强化风险感知、完善应急预案、落实队伍物资、预警响应联动、超常应对极端暴雨、广泛科普宣传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并督促指导各地对照抓好落实。
全国政协委员胡亚安高度关注城市极端暴雨等自然灾害风险应对。他在提案中建议完善风险科学精准研判体系、防洪排涝工程应对体系、风险预报预警预案体系、应急处置资源协同体系、全民参与避险体系,进一步提升城市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应对能力。
“ 国家防总派出 8 个检查组分赴七大流域开展防汛备汛督导检查,‘ 一省一单’ 督促地方整改风险隐患。国家防总办公室多次发出通知,督促各地聚焦城市地下空间、易涝区域和水库堤防等重点区域开展隐患排查整改。 ” 应急管理部在答复中介绍,应急管理部牵头实施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获取了全国城镇房屋建筑、道路、桥梁等数据,开展了城镇社区、家庭等减灾能力调查评估,持续推动普查数据应用,服务城市内涝风险评估。
灾害发生后,“ 救” 的工作也稳步推进。2024 年国家防总及时启动和调整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专家组等赴一线开展洪涝灾害防范应对等工作。同时,相关部门迅速下达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调拨中央应急抢险救灾物资,支持地方做好包括城市在内的抢险救援和灾后恢复工作。
加大森林草原防灭火投入
全球天气持续变暖,高温干旱大风等极端天气呈现多发并发态势,加上我国森林可燃物载量
逐年增大,火灾防范风险较大。全国政协委员赵坤宇在提案中建议,加强森林草原防灭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