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目录
{TOC \o "1-1" \u }{ PA}{EREF _Toc22217 \h }
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公共机构双碳工作不断深入{ PA}{EREF _Toc30440 \h }
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践行绿色发展使命{ PA}{EREF _Toc456 \h }
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更高站位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PA}{EREF _Toc9370 \h }
深入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抓实抓细信访工作{ PA}{EREF _Toc8770 \h }
坚持X建引领助推信访工作{ PA}{EREF _Toc9637 \h }
坚持依法依规办好民生实事{ PA}{EREF _Toc23128 \h }
始终站稳人民立场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 PA}{EREF _Toc9179 \h }
点燃青春奋勇争先{ PA}{EREF _Toc25576 \h }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是青春的底色{ PA}{EREF _Toc5041 \h }
砥砺奋进做新时代有为青年{ PA}{EREF _Toc9082 \h }
自觉在一流坐标系中衡量工作确保承担任务高质量完成{ PA}{EREF _Toc2532 \h }
学习心得体会{ PA}{EREF _Toc31682 \h }
勇立时代潮头展现青春风貌{ PA}{EREF _Toc17286 \h }
三十如何而立{ PA}{EREF _Toc11793 \h }
勇于直面问题{ PA}{EREF _Toc6940 \h }
深入实践中解决真问题{ PA}{EREF _Toc14182 \h }
提升能力端正态度练就研究和解决问题的“真”本领{ PA}{EREF _Toc15345 \h }
积极研究新情况不断解决新问题{ PA}{EREF _Toc22279 \h }
牢记使命担当开创办公用房管理工作新局面{ PA}{EREF _Toc11473 \h }
胸怀伟业奋勇前行{ PA}{EREF _Toc4799 \h }
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 PA}{EREF _Toc21956 \h }
讲担当强服务优环境加快办公用房管理工作争先进位{ PA}{EREF _Toc28215 \h }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PA}{EREF _Toc135 \h }
年轻干部应守住第一道“防线”{ PA}{EREF _Toc30221 \h }
理想之光照亮前进道路{ PA}{EREF _Toc4556 \h }
年轻干部要筑牢防腐拒变防线{ PA}{EREF _Toc1163 \h }
做新时代的“四有”青年{ PA}{EREF _Toc27023 \h }
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光彩{ PA}{EREF _Toc5421 \h }
强化责任担当书写青春华章{ PA}{EREF _Toc2818 \h }
青春有味是拼搏{ PA}{EREF _Toc25953 \h }


学习贯彻碳达峰碳中和重要论述推动公务出行保障绿色低碳发展
一、提高ZZ站位,坚决按照决策部署统一思想行动
要在思想上高度认同,局X组专题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秘书长多次就公共机构节能降碳、公务出行绿色转型作出具体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提高ZZ站位,准确把握要义,抓好示范带动,切实把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在行动上当好先导,省直机关带头使用新能源汽车,机要通信、应急保障和离退休干部用车均配备纯电动力或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并按照规定逐步扩大比例,今年第一批车辆更新中新能源公务用车占比达57.9%。要在政策上强化保障,我省出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以来,我们针对问题现状,抓紧组织协议供货公开招标,引入50余款新能源汽车车型增扩政府采购目录,制订《省直机关公务用车管理使用办法》、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公务用车新能源化的通知》等多份文件,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为公务出行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强化责任担当,扎实推动各项政策要求落地见效
严格配置把关,开发上线了车辆更新系统,根据各单位申请公车的不同性质,自动适配新能源汽车备选车型,强化配置刚性约束;严格把握新能源汽车比例要求,进一步细化标准、提前测算、统筹考虑,全年“一本帐”一抓到底。加强宣传推广,利用节能宣传周契机,会同节能处组织新能源汽车宣传推广活动,得到机关干部职工热烈响应;赴市县考察调研、印发通知、组织培训,指导全省各级机关事务部门做好新能源公务用车更新配备,采取分时租赁新能源汽车保障基层公务出行,带动形成使用新能源汽车的良好氛围。创新保障模式,节能降碳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环节,既要管控好新车配备这个“增量”,也要管控好公车运行这个“存量”。在长三角一体化大背景下,秘书长亲自部署推动,建立了一套跨部门、跨区域公务出行保障新模式,通过深化运用“全省一张网”平台,整合开发异地车辆资源,有效减少公车长途行驶,实现“协同、节约、便捷、共享”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