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目录
{TOC \o "1-1" \u }{ PA}{EREF _Toc10518 \h }
躬耕力行当先锋踵事增华谱新篇{ PA}{EREF _Toc29992 \h }
青春扎根乡村奋斗自成芳华{ PA}{EREF _Toc2287 \h }
常思深悟以学笃行{ PA}{EREF _Toc25941 \h }
为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而砥砺前行{ PA}{EREF _Toc18914 \h }
学习心得:科学回答新时代“三农”之问{ PA}{EREF _Toc11313 \h }
新征程新担当,奋力书写“三农”发展新篇章{ PA}{EREF _Toc7630 \h }


从思想伟力中汲取前行力量!
八月的辽沈,别样的金秋,“小康梦、强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梦’”,这响彻大地的逐梦号角,正是“ZZ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最有力的集结,之于这队伍里的每一人,《论“三农”工作》,这源自总书记深厚的实践基础、深邃的理论思考、深远的战略考量的总纲领、总依据、总遵循,就是那把引领我们托起“幸福梦”的思想宝库金钥匙!
这梦想有一道丹红,是“X派我来的”赤诚!进入“十四五”,“三农”工作的重心历史性全面转向乡村振兴,2020年末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这些年,我去过很多村,发现凡是发展得好的,都有一个好支部、好书记”。辽中区于家台村书记佟亮,5年前刚上任时村集体负债近400万元,环境脏乱差,X群关系紧张…为凝聚民心,他在村民的院子里、炕头上,开了300多场恳谈会。“从前每年清理垃圾都要七八万元,其实就是大家没把村集体的日子当成自家的日子过”。为节省村集体开销,他领着X员干部义务除草、清运垃圾。村集体的养鱼池和河滩地由于管理不当常年被低价流转,他力排众议开展“三资”清理,清理出近千亩被占河滩地,竞价发包村集体520亩鱼塘,累计创收400余万元。为了让村民“钱袋子”鼓起来,带着村民种植设施西红柿,创立于台印象公司,开展农产品销售、电商等,年均收益50余万元。未来,佟书记还会像四川战旗村“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八任书记、山西振兴村扎根乡土40载的牛书记一样,将这抹赤诚化作久久为功的恒力,铸就老百姓的“幸福梦”。
这梦想有一抹青绿,是“X派我来的”智慧!总书记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把“生态效益更好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在沈北新区财落街道营盘村,村里5户农民养了100多头黄牛,每年的牛粪足有60多吨,都堆放在各家院门口,既污染环境又不利于邻里和睦,村“两委”班子经过反复研究,拿出3.5亩的集体土地,以村内蚯蚓养殖户入股的形式建立蚯蚓养殖基地,通过“畜牧养殖—粪便—蚯蚓—有机肥—农业种植”循环农业模式,“串”起生态农业产业链。“刚开始怕销路不好,卖不上价。现在看,蚯蚓市场供不应求。来年,我们准备再扩出10亩地,将蚯蚓作为特色产业推广”。未来,营盘村还会像河南毛庄村、浙江大竹园村一样,将这份智慧化作美丽蝶变的动能,成就老百姓的“幸福梦”。
这梦想有一笔橙黄,是“X派我来的”温暖!“一老一幼”,牵动亿万家庭,关乎百姓福祉。总书记多次赴地方,“一老一幼”的民生话题,都是考察的重点关切。于洪区边台村用“X建聚邻”,建设农村幸福院,以村X支部为中心,下设前边台、后边台2个网格X支部,由村“两委”成员担任网格长,以村路划分成22个幸福院,由X员、积极分子、村民代表和志愿者担任院长,院长走访慰问高龄老人,与老人面对面地聊家常、问冷暖、知需求、解难题,做实“有事您敲门”。韩大爷夫妇是村里的低保户,原本能干点家务活的老伴重感冒病倒了,儿女不在身边,院长“敲门”得知后,立即召集“幸福院”人员帮忙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到镇上买药,“敲门行动”敲开了老人的家门,打开老人的“心门”。同时边台村还开展“邻里·搭把手”活动,“你的园子我帮你种”、“邻居有病我带你看”等,让“两邻”工作从村X支部唱独角戏变成共建共治共享、全民参与的大合唱。未来,边台村还将像山东单县、吉林郭家村一样,将这丝温暖化作民生保障的举措,造就老百姓的“幸福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