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宁夏法治报/2024 年/1 月/18 日/第 001 版
靠前服务 提前研判 前端化解
吴忠信访“ 治未病” 源头化解矛盾纠纷
本报记者 何巧云 通讯员 丁冬梅 杨沫
“ 谢谢你们来看望我,给我买了羽绒服,这个冬天可以温暖度过了⋯⋯” 柴某眼含热泪说。日前,吴忠市信访局工作人员冒着严寒为信访群众送去温暖。
近年来,吴忠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 枫桥经验”,推动“ 浦江经验” 走深走实,把解决信访问题的过程作为践行X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的过程,将X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努力把信访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源头,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社会环境。
“ 头雁” 效应,解决问题久久为功
做好信访工作是领导干部的重要ZZ责任。
“ 领导面对面听取我的情况反映,千方百计帮我解决问题,我非常感动⋯⋯” 信访群众马某说。
近日,吴忠市信访接待议事厅里响起一阵掌声。原来是吴忠市主要负责人正在接待利通区扁担沟镇吴家沟村的几位村民代表,主要负责人耐心倾听村民代表反映农田灌溉问题,询问具体情况,针对在水权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与农业农村、水务、乡镇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商定解决方案。
这是吴忠市解决信访问题的生动画面。
吴忠市把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 化解一个信访积案” 作为X史学习教育“ 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在化解信访积案、解决突出问题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以为民解难、为X分忧的实践成果体现X史学习教育成效。
2011 年, 利通区金银滩镇灵白村的马某承包吴忠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原国有农场 137.7 亩土地。之前,该宗土地由灵白村 6 队的杨某等 41 名群众自发耕种,由于土地被占用耕种的问题,马某与杨某等 41 名群众发生争执,继而发生斗殴事件,金银滩镇政府、派出所、人民法庭多次调解无果,后在司法环节该宗土地被执行到位。但杨某等 41 名群众以在该宗土地种植水稻为由集体上访,要求每亩土地补偿 3000 元。吴忠市、利通区信访部门组织工作专班多次协商,对杨某等 41 人补偿资金 13.77 万元,金银滩镇筹措资金 8 万余元,积极争取自治区化解疑难信访问题专项资金 5 万元。补偿资金到位后,这起长达 11 年的矛盾纠纷被彻底化解。
吴忠市建立完善X委领导、政府落实、信访联席会议协调、信访部门推动、各方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机制。坚持和发展“ 浦江经验”,发挥“ 头雁” 效应,强化领导责任,落实领导包案、定期接访下访、阅办群众来信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横向协同、齐抓共管、合力攻坚的工作格局,将大多数信访问题妥善化解在基层。
“ 一站式” 解纷,为信访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 是政府的关心让我拿到了补偿款,非常感谢⋯⋯” 金某感激地说。
2020 年,同心县培育壮大肉牛产业。同年 5 月,韦州镇开工建设肉牛养殖园区(一期)项目,永久性征收村民金某的土地 18 亩,第一期补偿款 21140 元如期支付,第二期补偿款因财政资金困难,未及时支付,引发金某上访。
韦州镇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金某信访事项,累计接访、慰问 10 余次,安抚了金某的
情绪。
2023 年, 经同心县多渠道争取, 韦州镇肉牛养殖园区征地补偿资金到位。 该镇指定包案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