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内蒙古日报(汉)/2024 年/4 月/4 日/第 002 版要闻
信访化解率和群众满意率实现双提升
兴安盟交出从信访到信任的高分答卷
本报记者 高敏娜 通讯员 周新育
信访工作,被很多人称作“ 天下第一难”。而如今,兴安盟不仅要向这个“ 最难” 开刀,还以攻难案、解难题的决心,从制度机制、业务规范、方法手段、工作作风等方面入手,打出信访联治、矛盾联调、工作联动、事项联办、问题联解的“ 五联动” 组合拳,着力化解信访治理难题,进一步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来访群众是考官,信访案件是考题,群众满意是答案。2023 年,兴安盟信访工作成效显著:全盟已办结 4600 余件信访事项,信访化解率和群众满意率实现了双提升。
领导包案推动齐抓共管
“ 您好!坐下喝杯茶,请问有什么问题要反映吗?” 3 月 14 日,科右中旗巴彦呼舒镇X委书记王保军在信访接待室与来访群众亲切交谈。
接访过程中,王保军认真听取来访群众关于征地补偿款等方面的诉求,详细了解事情原委,随后联系相关单位负责人了解核实、分析研判,就征地政策向来访群众细致解读,现场给予明确回复,就地化解信访矛盾。在兴安盟,每天都有不同的领导班子成员在信访室为群众答疑解惑。
从 2023 年以来,兴安盟贯彻落实自治区X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包案和阅批群众来信工作的意见》要求,组织开展了领导干部接访、包案等工作,形成了“ 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个方案、一包到底” 的领导包案制度。
这一举措, 既便于统筹协调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也直接考验领导干部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老百姓遇上了难处,出于信任找到我们,我们就要对得起这份信任,为群众排忧解难是职
责要求,也是使命所在。” 兴安盟信访局副局长袁建伟说,“ 领导干部与老百姓同围一张桌子,面对面倾听群众意见和呼声,现场解决一批信访突出问题和民生难题,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2023 年,全盟 33 名盟领导接待来访群众 249 批次 397 人次,涉及信访案件 245 件,其中行政民生类信访案件 142 件,涉法涉诉案件 103 件,已全部办结。盟领导包案督查化解重点信访事项 96 件,全部化解。群众向盟委、行署主要领导致信 16 件,全部化解办结。
综合施策巧解“ 疑难杂症”
近日,在兴安盟检察分院刑事申诉案件公开听证会现场,一个持续 10 多年的重复信访难题最终画上了圆满句号。2013 年,于阳(化名)为工作转正,轻信甲某先后两次向其转账 10 万元。多年之后,工作转正无果、钱款去向无踪。
经侦查、起诉、法院判决,甲某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并返还于阳 5万元。但案件被害人于阳因被骗钱款来源多为民间高利息借款,认为法院判决不公、执行不力,连续 10 多年向有关部门上访。
“ 检察机关认为一、二审法院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应予维持,对申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