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德州日报/2025 年/5 月/7 日/第 001 版
坚持求变共生、多维突破,德百集团淬炼持久领航力——
与时代同行 勇做行业领跑者
本报记者 邓静 本报通讯员 张宪军 夏续杰
“ 五一” 假期,德百集团商业版图处处活力涌现:商超里消费者争相抢购心仪货品、智能家居馆内顾客争相体验 VR 设计、文旅景区里游人如织⋯⋯从 1983 年德州新湖岸边一家 4000 平方米的百货商店,到如今横跨百货零售、家居建材、物流批发、文旅融合等多元业态的“ 区域商贸航母”。42 年间,德百集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代同行,书写了一部持久向上拔节、引领行业发展的创业史诗。【更多写作资料+微信 :】
改革闯关
以变应变穿越经济周期
打造“ 线下体验+线上便捷” 融合生态、创新社群营销服务模式、推出智慧门店升级计划⋯⋯近年来,德百集团在坚守实体零售本业的同时,围绕消费新趋势推进数字化赋能。
实体为本、数字为翼的创新路径,延续了企业的改革基因。从计划经济转轨期的断腕求生,到数字时代的主动破局,德百集团始终以“ 刀刃向内” 的魄力,以变应变,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牢牢站稳脚跟。
上世纪 90 年代,当同行大赚“ 租赁柜台” 的短期红利时,德百集团拒绝“ 躺赚租金”,坚持自主经营。为此,德百集团开启“ 三大战略” 改革:设立上海、广州、深圳办事处,与厂家建立总经销合作,确保商品源头品质;构建“ 三道防线、四个关口” 质控体系,杜绝假冒伪劣;推行“ 三为主” 退换货原则,宁可年损失数百万元也要守住信誉。这些看似“ 笨功夫”,却让德百集团突出重围,成为鲁西北商业标杆。
德百集团的抗经济周期能力在一次次危机中淬炼而成。1998 年,接管濒临破产的华联商厦,不仅当年扭亏为盈, 更吸纳千名下岗职工; 2008 年, 获评中国商业改革开放 30 周年卓越企业⋯⋯
42 年间,德百集团从“ 小舢板” 成长为“ 大航母”,其内核始终是改革闯关的魄力、以变应变的智慧。
聚心共赢
以人为本铸就发展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