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滁州日报/2025 年/1 月/12 日/第 006 版
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市政协七届四次会议特别报道
凝心聚力答好卷 实干担当铸辉煌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琅琊步履
中共琅琊区委宣传部
东风浩荡,万物昌昌;皖美琅琊,蒸蒸日上。
走进琅琊,处处洋溢着现代化建设的勃勃生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城市交通更加完善,路网结构日益通达;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生态环境整治高效……
过去一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琅琊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锚定“533”发展战略,顶压前行、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创先争优,深刻把握新时代发展的脉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发展答卷。
抓经济 稳增长
打响“品质琅琊”升级战
干就干最好,当就当先进。
面对“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区域竞争,琅琊区全区经济运行“赛马”考核连续 9 个季度、发展民营经济考核连续 4 年位居全省前列,获全省投资“赛马”激励。县域经济考核全市第 5,创下近年来最好成绩,首获全市综合考核“争先进位”单位。首次入选全省年度制造业发展增速
10 快区、并居首位。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连续 2 年榜上有名。承办绿色食品国际化市场与创新大会等重大活动 20 余次,城市更新等 16 项经验做法在省内乃至全国推广,琅琊影响力持续扩大。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过去一年,琅琊区坚持项目为王,促进工业转型升
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双招双引精准发力。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 20 个,其中“链上”项目占比达 90%。邮政智慧物流等多个项目填补领域空白。复旦大学中国式现代化行动研究基地正式启动。全省首创“满天星”人才街区正式开街。累计引进博士及以上高层次人才 42 名,其中院士 3 名,新获国家级科技创业领军人才 1 名、江淮英才培养计划领军项目 1 个。项目支撑强劲有力。实施重点项目 52个,投资金额超 50 亿元。夏芝朵食品等 20 个优质项目加快建设,帕逊工业等 25 个项目投产达效。基础设施投资、制造业投资、高技术投资分别增长 76.6%、28.5%、79%,均居全市前 2。消费市场更具活力。首届王小卤凤爪节在琅琊举行,全季、好利来等品牌首店落户滁州, “五一饭店”即将开业。举办“徽动消费·乐享琅琊”等促消费活动百余场,带动消费超 20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居全市第 3。遵阳街获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全市唯一。元气森林获省级研学旅游示范基地。东凌航空等入选“皖美消费新场景” 。
先进制造业提级转型。新增专精特新企业 11 家、战新企业 2 家,累计培育省市级智能工厂 5家、数字化车间 21 个。战新产业产值、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22.4%、44.4%,均居全市前列。光智科技入选重点“小巨人”企业名单。卡罗特汽车获国家部委批准专用车生产和二手车出口资质。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居全省第 11 位,金春无纺布等 3 家企业入选全省制造业企业亩均效益领跑者单位。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新招引现代服务业项目 51 个,新增规上服务业
第 1 页 共 4 页
企业 5 家、限上商贸单位 47 家。打造特色楼宇 3 处。琅琊总部中心成功封顶。水石广场、新华书店等完成改造提升。特色农业提质培优。坚决守好粮食安全底线,完成粮食播种约 6.8 万亩,草皮整改 2319 亩。打造“琅小美”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新认证“二品一标”3 个,新增“皖美农品”品牌 1 个、省级数字种植工厂 1 家。全区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总数达 20 家,产值占全市比重 20%、全市第 2。九华药业获全国第八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市唯一。
促改革 优服务
打响“奋进琅琊”主动战
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的土壤、阳光和空气,近年来,琅琊
区改革开放蹄疾步稳,内生动力不断积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