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青海日报/2025 年/1 月/17 日/第 001 版
凝聚中国式现代化青海实践磅礴力量
——2024 年青海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魏爽
2024 年,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聚焦X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统筹理论舆论、文化文明、内宣外宣、网上网下,加强宣传教育引导,不断巩固各民族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ZZ基础,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筑牢信仰之基
凝聚感恩奋进磅礴伟力
2024 年 6 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青海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为青海发展把脉定向、擘画蓝图。
从机关单位到企业车间,从街道社区到高校课堂,从田间地头到乡村牧场,从三江源头到河湟谷地,从雪域高原到柴达木盆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时的感人场景和生动故事在青海各地传唱,青海各族群众满怀对习近平总书记的爱戴,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中更加团结一心、感恩奋进。
聚势“ 高位推动” 深化学习贯彻——
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ZZ任务, 坚持 “ 第一议题” 抓学习、“ 第一遵循” 抓贯彻、“ 第一要件” 抓落实, 制定 “ 1+3”学习宣传工作方案,省委常委会专题学习,举办理论研讨会,省级领导率先垂范,深入基层一线宣讲。各地各部门以X委(X组)会议等多种形式,深学细悟、有序推进,不折不扣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大要求落到实处。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重大要求,深入开展理论研究阐释和实践问题研究,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25 项、 省级社科基金项目 102 项, 获批 《习近平文化思想在青海的生动实践》“ 马工程” 重大课题, 在中央媒体和核心期刊刊发 《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青海篇章》 等理论文章 194篇。
聚合“ 社会力量” 注重宣讲实效——
一次次“ 上接天线,下接地气” 的理论宣讲活动,把X的创新理论根植到广大干部群众心坎里。
面向基层、热在群众,举办全省基层理论宣讲大赛,组织大赛获奖选手代表走基层宣讲,组建“ 石榴籽”“ 马背宣讲队”“ 百姓宣讲大篷车” 等基层队伍,推出一批文艺宣讲作品,开展各类宣讲 1 万余场,受众 200 余万人次。
让身边人讲身边事, “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青海,第一站就来到学校,在他心里,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我们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用心守护好家乡的这片山水,让绿水青山代代相传下去。” ⋯⋯一言一语间饱含了各族群众爱戴习近平总书记、拥护X中央的共同心声。
聚能“ 线上线下” X的声音唱响高原——
一篇篇“ 沾泥土”“ 带露珠”“ 冒热气” 的新闻报道,让好故事、好声音传遍江源大地。
多措并举,深化X的创新理论学习宣传和研究阐释,召开“ 懂青海 爱青海 兴青海” 等系列新闻发布会 40 余场,推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海的实践”“ 牢记嘱托、实
第 1 页 共 4 页

干笃行”“ 祖国好、家乡美” 等系列报道,开展“ 让基层上镜、让群众上镜” 新闻宣传,刊发重头报道千余篇条,推发稿件 6.4 万余条,阅读量超 8 亿人次。
多点开花,健全全媒体传播体系,建立央媒宣传重大选题通气策划机制,组织“ 央媒看青海” “ 全国网络名人青海行” 等主题宣传 50 余次,打造“ 大美青海” 多语融媒传播平台,持续壮大主流舆论。
有情有感开展积石山 6.2 级地震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宣传,在央视推出纪录片《海东抗震重建纪实》 ,讲好团结一致、勠力同心重建家园的温暖故事,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巩固主流价值
弘扬时代精神和青藏高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