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滁州日报/2025 年/1 月/11 日/第 006 版
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 市政协七届四次会议 特别报道
破浪前行势如虹 昂首阔步谱新篇
——砥砺奋进建设现代化美好天长
中共天长市委宣传部
素有安徽“ 东大门” 之称的天长市,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 桥头堡”,也是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 急先锋”,更是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的“ 排头兵”。
2024 年,天长市坚决贯彻落实滁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积极主动作为,拼经济、扩投资、稳增长,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荣获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等国家级荣誉 10 个、省级荣誉 16 个,老工业基地改造、财政管理、水利建设 3 项工作受到省政府督查激励,实现滁州市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考核“ 五连冠”。
以进促稳 向好态势更加巩固
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740 亿元,增长 8.5%;规上工业产值 1200 亿元,增长 15%⋯⋯持续上扬的经济曲线、坚韧沉着的发展定力,竞进有为的豪迈士气,勾画出天长发展的精彩画卷。
2024 年天长市城镇、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突破 5 万元、 3 万元, 分别增长 8%、 10%。高质量完成“ 五经普”,“ 四上” 企业总数首破千家;市场主体总数 9.38 万户,金融存贷款规模再上百亿台阶。
项目投资持续扩大。建立健全基金招商等机制,举办首届半导体产业投资洽谈会、第二届合金材料产业峰会,实现亿元以上项目新签约 60 个、新开工 50 个、新投产 55 个,均居滁州第一。统筹实施 434 个重点项目,纳入省重点项目 27 个,参加省集中开工动员项目 24 个,开工率、纳统率均为 100%。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 5.1 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 1 亿元;发行专项债项目 29 个,发债资金 14.64 亿元。G9904 天长至仪征段高速可研获批,争取国家补助资金 4.91 亿元。宁淮铁路天长段进入架梁施工阶段。天然气调峰电厂全面投产。实施重点水利项目 15 个,完成投资 12.4亿元,增长 19%;获批全省首批县级现代水网先导区,率先完成现代水网规划编制。
消费潜能有效激发。承办全国“ 千集万店” 改造提升暨全省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现场会。发放消费券、汽车消费补贴 880 万元,带动消费 3.9 亿元。新增限上商贸单位 90 家;实现限上消费品零售额 46.5 亿元,增长 12.5%。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 10 家;服务业增加值增长 8%。电商网络销售额 31.6 亿元,增长 9.3%;邮政业务总量增长 45%。出台楼市六条新政,举办秋季房产交易会,商品房销售面积 64 万平方米、销售额 45 亿元。
向新发力 转型动能更加强劲
创新能力加快提升。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35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 780 家,增长 87%;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分别增至 17 家、112 家,4 家企业入围全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库。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 20%, 投入强度达 2.74%。 科技贷款余额 90.3 亿元,增长 36%。启动中南大学天长合金材料产业创新研究院建设,新增省级企业研发中心 9 家、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1 家。获批国家专利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试点,新增授权发明专利 337 件。在上海举办第 32 届人才科技节,投资 1.5 亿元建成长三角(上海)科创中心,20 家科创企业签约入驻。新增 2 家院士工作站,获批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 1 家、省级 2 家,培育国家级领军人才 3人,引进院士 4 人、博士及以上高层次人才 85 人、人才团队 5 个。开展“ 百名教授进百企” 活动,9 人获全省首批“ 科技副总” 认定;开展产学研合作 29 项。投资 3.2 亿元打造 3 个人才社区,建成人才公寓 189 套。
第 1 页 共 4 页

产业集群加快壮大。2024 年,天长市稳居全省制造业发展综合十强前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
55 家。天大集团连续 3 年入选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天康集团连续 13 年入选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 500 强。举办产业链企业对接会 11 次。仪器仪表产业稳步发展,集群建设成效评估全省前三。合金材料产业增势迅猛,规上产值 620 亿元,增长 40%,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首次过半;入围全省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建设名单,规上产值达 120 亿元,增长 17%。绿色食品产业蓄势聚能,今麦郎今矿、君乐宝奶牛养殖基地、康克尔食品等项目竣工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