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安徽日报/2025 年/1 月/19 日/第 010 版区域风采
阜阳 锚定“ 先进制造” 不断夯实“ 制造强市” 根基
中共阜阳市委宣传部
2024 年以来,阜阳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各项重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工业经济呈现总体平稳、趋势向好的发展态势。
工业经济保持平稳增长。2024 年 1 月-11 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7.9%,新兴产业增势强劲,规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32.2%,居全省第 3 位。工业对 GDP 带动明显,2024年前三季度,阜阳 GDP 增长 5.4%,总量居全国第 93 位,较 2023 年上升 6 位。
制造业投资争先进位。2024 年 1 月-11 月,全市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 32.8%,居全省第 4 位,2024 年以来增速一直在 30%以上、居全省第一方阵。制造业投资对工业投资增长贡献率高达217.9%,分别拉动工业投资、全部投资增长 21.8%、7.2%。
重大项目支撑有力。2024 年 1 月-11 月,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 35.6%,较上年同期提高 2.1%。截至 2024 年 11 月底,全市在库工业项目 686 个,其中亿元、10 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分别为 282 个、52 个,较上年同期分别增加 59 个、22 个。
做大做强重点产业
加强产业整体谋划。 坚持连续性与创新性相统一, 对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及内容进行优化调整,加快构建“ 6849” 产业发展布局,对制造业产业链进行深度梳理分析,优化产业链设置,制定产业链“ 三图七单”,研判产业链的总体情况、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以及存在问题,深入思考研究产业未来发展路径,明确推进举措,及时调度推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区域性制造强市加快发展。
优势产业规模壮大。全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链,加快实现产业集群集聚发展,2024 年 8 月,代表昊源化工先进生产力的尼龙 66 项目一期工程一次性开车成功,填补了省内空白,包括尼龙 66 在内,昊源化工连续上马了 6 个新项目,迅速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成功入围2024 中国制造业综合实力 200 强。全市新材料产业链企业达 367 家,阜阳欣奕华显示光刻胶出货实绩居全国第 1 位,天鸿锂电池干法隔膜技术填补国内空白,中科昊海高纯度氙气产品填补省内空白,颍东化工园区入围全省新材料产业园 10 强。新能源汽车规上限上企业达 273 家,比亚迪零部件基地、立讯精密、锐美等分期投产,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充电桩总量均居全省第 2 位。新能源和节能环保规上企业发展到 203 家,万度光能、华源新能源等项目加快建设,颍上县光电器件产业集群被评为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界首市动力电池制造及综合回收利用产业集群被评为安徽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深化亩均效益改革。按照市统筹指导、县市区具体实施的原则,持续深化“ 亩均论英雄” 改革。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亩均营业收入、单位能耗营业收入较改革之初的 2021 年分别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