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滁州日报/2025 年/1 月/13 日/第 006 版
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市政协七届四次会议特别报道
超均速进前列绘就宏伟蓝图 立潮头勇担当成就嘉山秀水
——稳中求进奋勇争先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新明光
中共明光市委宣传部
三十年风雨兼程,九万里风鹏正举。2024 年是明光撤县设市 30 周年,也是明光市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更是全市上下砥砺奋进、收获满满的一年。明光市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全力拼经济、促发展、惠民生、护稳定,交出了一份“ 难中求成、稳中有进、进中向好” 的发展答卷。
这一年,明光市拼出了主要经济指标全线飘红的良好态势,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6%,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省和滁州市实现“ 超均速、进前列”;干成了一批强基固本的大事要事,女山湖机场建成运营、宁洛高速“ 四改八” 建成通车、G104 改扩建、高铁明光西站加快建设;增添了一抹生机勃勃的城市底色,正元广场、九道湾景区开业开园;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和美乡村,“ 嘉山秀水、自在明光” 名片越来越靓;收获了一波鼓舞人心的荣誉成果,2024 年第三、四季度“ 安徽好人” 发布仪式在明光召开,先后获评全国县域商业“ 领跑市”、全省平安市、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优秀单位等国(省)字号荣誉⋯⋯
回首满目春风,2024 年,明光市以奔跑的姿态笃定前行、以奋斗的精神勇往直前、以创新的力量开拓进取,在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产业升级加速跑 经济发展后劲足
产业是立市之本,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根脉源泉。沿着产业发展的跃升轨迹,彰显出明光市
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势头。
招商提能。坚持围绕主导产业,拼抢“ 高大上、链群配” 项目,2024 年新签约、新开工、新投产亿元以上项目 50 个、43 个、37 个,到位资金 133.5 亿元。超 30 亿元的天铂新能源、新福兴光伏玻璃,超 20 亿元的恒创睿能、五株科技等一批大项目落户明光,新能源、新材料、机械电子等产业链进一步完善,集群效应加速释放。
产业壮能。坚持企业梯度培育,全年新增规上企业 31 家,总数达 204 家,规上工业总产值达 210 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稳居滁州第 1,创历史最好成绩。新增浩淼安防、瑞尔竞达、九纲机电 3 家国家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数量实现 3 年翻番,增量居滁州县(市、区)第 1、全省第 4;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12 家,居滁州第 2;新增省工业设计中心 3 家,居滁州第 1;新认定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5 个、省信息消费创新产品 7 个、省新产品 16 个,数量均居滁州前列。科迪纳微、哥伦布智能在省股交中心挂牌。
项目注能。坚持“ 项目为王”,聚焦增量政策、用好存量政策,把准“ 两重”“ 两新” 方向,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等项目 148 个、资金 9.43 亿元,获评滁州市项目资金争取工作先进单位。落实“ 节点军令状”、要素保障“ 星期六会商” 等项目推进机制,瑞尔竞达二期、龙利得绿色智能文化科创园等 234 个项目开工建设,天铂电气科技、海纳新材料等 203 个项目竣工投产。省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达 152%,居滁州前列。
产业发展向新向高,平台建设是一道绕不开的“ 必答题”。
明光市坚持三区同建,量质齐抓。经开区全面落实标准地改革,一般工业项目实现“ 拿地即开工”;“ 腾笼换鸟” 8 家企业,盘活闲置低效用地 1041 亩;化工园获评省新材料十强园区,创建低风险等级通过省级验收。江宁—明光合作产业园 3 平方公里启动区“ 两横两纵” 主干道建成通
第 1 页 共 4 页
车,宁洛高速张八岭互通连接线、20 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设加快推进;新招引项目 15 个,总投资 23.8 亿元。独立工矿区建成 8 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110KV 涧溪变电站、污水处理厂竣工投用;凹凸棒基新材料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建设成效考核连续四年位列材料类全省优秀。
改革创新潮涌动 扩大开放活力足
发展的“ 热度” 源于改革的“ 深度”、创新的“ 力度”、开放的“ 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