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甘肃日报/2025 年/5 月/28 日/第 004 版综合
精细“ 绣” 出文明城
——玉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新甘肃· 甘肃日报记者 于晓明
初夏,玉门市区,绿树成荫,花海摇曳,街市整洁。
人行横道线前车辆礼让行人,智能快递柜前居民有序取件,城市公园里游客休闲游玩⋯⋯漫步
玉门市区,满目文明和谐景象。
近年来,玉门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精细化治理,下足“ 绣花” 功夫,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用细心、耐心、巧心提高城市治理水平,谋划实施了一批百姓可感可及、可触可享的惠民工程,不断丰富城市文明内涵,让城市面子更靓、里子更实,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
日前,玉门市荣获“ 全国文明城市” 称号。
荣誉的背后,是玉门人七载如一日的艰苦跋涉,是换羽新生般的形象重塑。而今,这座曾以工
业闻名的西北小城,持续以玉门有“ 礼” 的风度与气质,推动文明之风浸润每一个角落。
志愿服务我先行【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一大早,“ 青春助跑团” 志愿者、玉门市民中心政务引导员汪鲜艳面带微笑、精神饱满地站在市民中心大厅中央。“ 您办理什么事项?知道服务窗口怎么走吗?” 看到办事群众,她快步迎上去主动询问。
引导过程中,汪鲜艳不仅指明路线,还贴心地告知群众办理业务流程和所需时间。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她小心翼翼地搀扶着,一步步将老人送到对应的窗口,并轻声嘱咐窗口工作人员多给予关照。
像汪鲜艳这样的志愿者,在玉门市民中心还有许多。2018 年,玉门市民中心服务大厅成立团支部,创新设立了“ 找茬办”,组建了“ 青春助跑团”。“‘ 青春助跑团’ 多是由大厅低频事项窗口的工作人员组成,志愿服务的时候可以为群众提供帮办助办服务。” 玉门市政务服务中心主任李丽娟介绍说。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 玉门市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 在群众中逐步形成了从 “ 要我创” 向“ 我要创” 转变的良好局面。全市建立起 12 个青年志愿者服务站、63 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 形成了志愿服务网络。 去年开展青春志愿服务活动 80 余场次, 总志愿服务时长超 8.3 万个小时。
周五上午,在玉门市昌盛路,身着志愿马甲的志愿者手持扫帚、簸箕开展环境卫生清扫。
“ 经过持续整治,昌盛路环境卫生保洁水平明显提升,沿街商户文明城市创建参与意识明显提高。” 玉门市农业农村局一级主任科员高陟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