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航空报/2024 年/2 月/2 日/第 004 版要闻
以安全保发展 以发展促安全
——中航西飞 2023 年安全生产综述
本报通讯员 周莉
2023 年是航空工业“ 安全管理强化年”,西飞X委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国资委和国防科工局要求,严格按照航空工业大安全总体部署,坚持“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X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全面理解统筹安全与发展的关系,以“ 高质量发展” 为主题,以“ 不发生系统性风险” 为底线,以推进综合治理、提升本质安全为牵引, 坚定推进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在近日航空工业召开的安全生产委员会 (扩大)会议上强调,要切实增强做好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要扎实开展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深入排查重大安全事故隐患,坚决遏制各类事故发生。中航西飞应用系统安全理念,将安全要素嵌入业务流程、安全标准覆盖制造过程、安全管理融入X的建设,通过“ 织密一张安全管理网、筑牢一堵风险防控墙、营建一个安全文化场” 的“ 网—墙—场” 系统安全管理模式的落地运行,推进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意识不断加强,安全管理责任界面进一步厘清,风险防范能力稳步提升,文化辐射作用持续扩大,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优化。
织密安全管理网 搭建完整安全管理网络
中航西飞始终坚守安全生产底线红线,运用 AOS 管理体系将内外部安全要素进行系统承接,通过多系统融合、多工具融合,承接了 19 项具有明显系统性、标准化、周期性特征的外部系统需求,织密安全管理“ 网”,实现了安全管理和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公司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绩效持续提升。
按照 PDCA 循环的方法, 中航西飞通过系统梳理整合有关法律法规、 体系标准、 相关方需求、上级文件等外部要求,分解、转化为管理要素;将安全管理要素推送到研发、生产制造、人力资源、供应链、财务管理、战略管理、信息化管理等业务域,与具体的业务流程、活动深度融合;针对每一个流程活动, 嵌入具体角色及岗位职责, 明确流程中单个活动输入和输出的内容及形式,形成规范化表单,划分出安全管理全流程的职责;明确安全管理体系过程要点,识别过程风险及所需资源,进而确定出绩效指标,对流程运行情况进行监控、考核。通过以上需求分析整合、要素推送承接、流程角色配套、过程绩效考核 4 个步骤,最终形成了包括 202 项要素、68 个流程、
79 份制度、94 份表单在内的安全管理全流程网络,将有效解决与业务“ 貌合神离”“ 两张皮” 的长期性问题。
为了将《安全生产法》与公司 AOS 管理体系相融合,使《安全生产法》能在生产现场落实落地,中航西飞认真解读《安全生产法》相关法规条例,全面梳理公司生产现场风险点和管理风险点,参照运营管理体系业务域布局图样,将《安全生产法》第二章、第五章和第六章相关内容划分出的 5 个部分、32 个要点作为支持与管理层;进一步将其分解细化为 51 个要素,按照业务归属分别“ 推送” 至ZZ保证、生产制造、人力资源等 7 个业务域的 18 个业务流程中,形成 24份具体表单,保证了各项业务能够有效落地执行。
在中航西飞,这张安全管理网以文件、流程、表单为载体,通过流程活动串接、角色职责嵌入,打通责任落地的“ 最后一公里”,有效解决了“ 有制度不执行” 或“ 难执行” 的问题。同时,将外部要求和内部需求通过直观可见的流程、表单展现出来,强化日常监督检查,并对执行结果进行评价和考核。
第 1 页 共 3 页

在织好公司安全管理“ 大网” 的同时,各基层单位也积极承接公司相关制度、文件和表单,并根据各单位生产特点进行细化,进一步织密基层“ 小网”。机翼装配厂进一步拓宽安全管理之网,加强相关方及异地作业管理,建立相关方管控平台,及时更新作业信息,全流程掌控相关方活动轨迹;将相关方各类安全、消防培训纳入到日常培训计划中,强化相关方人员安全标准化作业技能;编制责任清单,制定各层级岗位职责,从源头开始风险识别和隐患排查治理,并制定可行有效的管控预防措施,强化现场落实与监督。
总装厂根据公司管理要求,结合不同生产线作业特点,编制定置化安全标准检查表单,精准定位各类作业安全管理核心点,提升检查表单现场可操作性;坚持安全风险提前预判,细化生产过程中风险工序全流程管理控制要素,形成风险工序控制执行表,全过程监控;充分启用人脸识别电子围栏等智能化现场监控设备,结合各层级安全管理职责,编制三级检查要素表单,规范多层级检查标准流程,将安全管理之网落实落地。
筑牢风险防控墙 构建全流程风险防控机制
中航西飞建立了以大型飞机产品实现过程为主线的全流程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在产品过程推进中,将安全风险防范关口前移,从研发设计、工艺策划及生产组织 3 个阶段开展风险识别和动态评估, 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和措施, 构建全流程安全风险防控机制, 筑牢全过程风险防范 “ 墙”。
工具管理中心无心磨设备周围,一场围绕“ 安全” 的讨论正在激烈进行着。“ 区长制” 安全专项检查中发现,无心磨设备周边地面湿滑,极易造成人员滑倒;设备运转半小时,冷却油和零件温度急剧升高,存在烫伤的隐患。越是攻坚关键时期,越要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当晚,单元长立即组织精益小组开会,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制定解决方案。怎么才能既保证生产进度,又能杜绝安全风险呢?如果像数控磨刀机一样,安装外置油冷装置就可以实现快速降温。大家推算油冷装置的功率,并按安全生产标准规范重新布局现场。经过现场调试运行,加装的油冷机能够使冷却温度保持在 28 至 32 摄氏度,零件升温平缓,有效消除了操作人员烫伤的隐患,并且此温度下冷却油不再雾化,无心磨周边地面湿滑的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工具管理中心通过科技改革创新,鼓励职工打破常规进行发散思维,各种提高质量、安全、技术技能的创新点不断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