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应急管理报/2025 年/1 月/16 日/第 006 版减灾救灾
安徽打造协同高效灾害救助工作体系
健全制度整合资源 迅速行动全力保障
安徽省应急管理厅
近年来,安徽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将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好,切实提高自然灾害救助工作规范化、 现代化水平, 有力有序有效应对各类突发自然灾害。 2024 年,安徽省出现先旱后涝、南涝北旱的复杂局面,特别是皖南山区入梅即防汛、汛情迅猛发展,造成严重的灾害损失。全省上下迅速行动,全力打好防汛救灾总体战、持久战、攻坚战,做好梅雨期防汛救灾工作,确保灾区社会稳定、人心安定。
聚焦强基础严要求
高标准做好灾情信息管理
安徽省坚持建管保并举,打造本领过硬的基层队伍。按照“ 一人多用、一专多能、专兼结合、覆盖全面” 原则,整合乡镇安全生产、自然灾害、消防救援等力量,建立起一支 3.2 万人的灾害信息员队伍。印发《关于加强全省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明确职责职能、队伍管理等要求,做到灾情管理“ 事有人管、活有人干”。每年通过集中学习、网络课程、技能竞赛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灾害信息员。建立灾害风险隐患识别奖励机制,对发现隐患的首报人给予 500 元至 1 万元奖励;一些地方利用分级考核、择优奖补方式,给予每人每年 1000 元至 2640 元的工作补贴,发挥正向激励效果。灾害信息员克服交通、通信不畅等困难,发挥现场“ 哨兵” 作用,及时准确上报隐患和灾害信息。
2024 年,安徽省有 43 起灾害信息员提前识别处置风险隐患、成功避险避灾、避免人员伤亡的典型案例,被应急管理部通报表扬。6 月 22 日,歙县新溪口乡突发洪涝灾害导致“ 三断” 失联,灾害信息员第一时间赶往 20 公里外的邻乡,及时上报第一手灾情。同时,坚持快准好并重,提供准确的灾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