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宁波日报/2022 年/4 月/19 日/第 A05 版要闻
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摘要)
2022 年 4 月 10 日在宁波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陈志君
过去五年,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 112.49 万件,办结 112.83 万件,一线法官年人均结案
325 件,主要办案质量、效率、效果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一、坚持严格公正司法,全力推动平安宁波、法治宁波建设
宽严相济惩治各类犯罪。审结一审刑事案件 4.99 万件,审结故意杀人、抢劫、绑架犯罪案件
586 件,审结电信网络诈骗、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案件 665 件,审结强奸、猥亵、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案件 1093 件,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 306 件,审结涉黑恶犯罪案件 466 件。依法对 126 人免予刑事处罚,对 2.74 万人适用缓刑等非监禁刑。审结减刑假释案件8181 件。
法理情兼顾化解各类民事纠纷。审结一审民事案件 52.9 万件,诉前化解各类纠纷 14.5 万件。审结家事案件 3.49 万件,审结劳动人事争议案件 1.47 万件,其中欠薪案件 6476 件。当好贯彻实施民法典主力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用公正裁判树立行为规则。余姚法院在一起小偷逃跑意外溺亡索赔案中判决追赶者不承担责任,江北法院确认照料孤寡老人 30 年的邻居获得一半遗产,奉化法院判定“ 好意同乘” 减轻责任,用“ 小案例” 彰显“ 大道理”。创设“ 四明”云法庭,为 4 万余人精准普法。
监督支持并重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审结一审行政诉讼案件 7507 件。率先探索与行政区划相分离的行政诉讼选择管辖制度。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逐年上升,2021 年达 96.65%。常态化召开府院联席会议,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围绕法治政府、营商环境、平安建设等发送司法大数据报告 110 余份,服务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惩戒激励并举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执结案件 41.58 万件,执行到位金额 1050.48 亿元。加大拒执打击力度,限制高消费 28.84 万人次,追究刑事责任 220 人。推广自动履行正向激励机制, 促成银行为 258 个诚信履行主体授信 14.28 亿元。 重拳整治虚假诉讼, 2019 年以来共查处 1902件, 追究刑事责任 126 人。 在全国率先研发上线五色 “ 诚信诉讼码”, 当事人查询 48 万余次, 5200余人受到惩戒。
二、精准服务中心大局,大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高站位服务“ 六稳”“ 六保”。积极主动做好疫情防控司法应对,运用组合拳服务“ 两手硬” “ 两战赢”。先后组织 1500 余名干警参加联防联控、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依法从快从严审结涉疫犯罪 68 件,妥善处理因疫情引发的涉房地产、旅游、教育等领域纠纷,引导各方共克时艰。坚持疫情防控和执法办案两手抓,全市法院在线诉讼已成常态。
高效能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审结各类涉企案件 28 万余件。协同市工商联,在全市法院挂牌设立“ 民营企业司法服务联络站”,健全依法精准服务企业机制。优化金融法治环境,审结金融借款案件 6.11 万件。发挥破产审判“ 及时出清” 和“ 积极拯救” 功能,审结破产案件 1264件。审结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 1776 件,推动建设自贸区宁波片区国际商事法律服务保障中心。
高水平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审结一审知识产权案件 1.74 万件。设立宁波知识产权法庭,跨区域管辖宁波、绍兴、台州等五地市案件。审结专利和商业秘密案件 6946 件。提级审理市中
第 1 页 共 3 页
院首例一审侵犯商业秘密案,市法检“ 两长” 同庭履职,对窃取公司核心技术的原研发部负责人郑某当庭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宁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政协委员会客厅获评全省首批“ 五星级会客厅”。
高质量推进美丽宁波建设。市中院新设环境资源审判庭,各基层法院组建专门团队,共审结案件 1.31 万件。与相关单位建立共联共保机制,提升对姚江源、杭州湾湿地、宁海白溪水库等重点区域的生态环境全链条保护。审结涉大气、水、土壤污染刑事案件 575 件。在破坏生态刑事案件中探索“ 先修复再量刑” 审理机制,将被告人承担生态损害赔偿责任的情形纳入量刑情节。
三、深化改革勇于创新,倾力打造具有宁波辨识度的司法成果
创新创优移动微法院宁波品牌。为了让老百姓打官司更加便捷,宁波法院于 2017 年首创移动微法院,并迅速走出浙江、推向全国。2021 年研发上线移动微法院“ 全国标准版”,各项应用数据大幅度上升,全国法院累计在线办案达 600 余万件,实名用户达 900 余万人、累计访问超 21亿次,市中院已取得中国移动微法院的全部知识产权。今年初,移动微法院获评浙江省改革突破奖金奖和全国首届人民法院改革创新奖。
高质高效打造民事诉讼繁简分流改革宁波经验。圆满完成为期 2 年的改革试点任务,在司法确认、小额诉讼、简易程序等五方面创新举措。民事案件实现“ 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平均审理天数较试点前缩短 8 天,同期结案率达 99.49%,服判息诉率达 91.33%,相关经验被最高法院肯定推广,在线诉讼规则被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吸纳。
集约集成探索“ 当事人一件事” 改革宁波方案。全国首推审判领域“ 当事人一件事” 集成改革,改革启动 5 个月以来,落实“ 合并诉讼” 1053 件,化解纠纷 4262 起,一审民事案件收案数同比下降 25.95%。上线全国首个司法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