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江苏法治报/2025 年/1 月/23 日/第 001 版
以政法工作现代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2024 年江苏政法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魏薇
法者,治之端也。政法工作关乎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2024 年,是新中国成立 75 周年,是实施“ 十四五” 规划的关键一年。这一年,全省政法系统认真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挺膺担当、接续奋斗,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扎实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有力护航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留下了一串串扎实的工作印记⋯⋯
察民情 听民声 解民忧
守护人民平安喜乐
“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 全省政法系统坚决捍卫国家ZZ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为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的重大任务,省委政法委以钉钉子精神狠抓《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行动方案》及补充任务清单的推进落实,每月盘点、每季调度,推动多项重点工作取得突破,一批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问题得到解决。
始终保持对突出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强力开展治安打击整治行动,依法从重从严从快打击严重暴力犯罪,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 23.1%,现行命案连续 7 年全破;纵深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摧毁黑社会性质组织 3 个、恶势力犯罪组织 158 个。
电诈作案手段年年翻新,诈骗“ 剧本” 花样百出,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江苏织密反诈天网,扎牢群众的“ 钱袋子”,电诈警情、损失数同比下降 26%、51%,电诈预后被骗率降至 0.01%,保持全国领先。
全省法院系统持续开展“ 小标的· 大民生” 专项执行行动,执结案件 39.35 万件,执行到位金额 102.15 亿元;检察机关健全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机制,为 3300 余名因案困难群众发放救助金 4000 余万元;司法行政机关新建远程公证服务点 380 个,连续 11 年开展“ 法润江苏· 春风行动” 公益法律服务,累计服务群众 385 万余人次。
省法院在近日发布的年度工作报告中提及, “ 全省法院多年来首次呈现新收一审案件全面下降态势。” 而这正得益于江苏坚持和发展新时代“ 枫桥经验”,狠抓基层治理问题,突出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全省上下坚持重心下移、强基固本,深入实施“ 精网微格” 提升工程,大力推进“ 三官一律”进网格,全省法院 1.85 万人、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者 1.12 万人下沉网格,推动提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质效。部署各地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一站式” 平台向“ 规范化” 提档升级,目前全省建成运行县级平台 86 个、 镇级平台 1218 个, 多家基层法院诉讼服务中心、 公共法律服务中心 (非诉讼服务中心)、人民来访接待中心成建制入驻县级平台,让“ 有矛盾就找‘ 一站式’ 平台” 成了很多群众解纷的首选。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面对社会治理的新形势新要求,需要继续探索前行。省委政法委牵头起草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条例,突出预防在先、注重过程防控,为后续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质效进一步提升打下法治基础。 突出抓好未成年人保护和违法犯罪综合治理, 制定出台有关标准指引,
第 1 页 共 4 页
推进全省专门学校建设。
公安机关会同教育等部门开展学生欺凌防范处置专项行动,全省中小学全部设立专项治理委员会,接报学生欺凌警情同比下降 16.8%;检察机关联合妇联、关工委等部门开展家庭教育指导2371 次,向 623 人制发“ 督促监护令”。
发展无止境,民生重千钧。江苏政法机关聚焦未成年人、妇女、老年人、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群体合法权益保护,关注教育、医疗、就业、食品安全等民生领域,一锤一锤接着敲,将利民举措、惠民项目、便民服务钉实钉牢。
优环境 强创新 促转化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