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资料+微信:1809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你要的全都有/每天稳定更新】
四川政协报/2022 年/5 月/31 日/第 004 版综合新闻
协商“ 金钥匙” 解锁基层善治“ 新密码”
——广元市政协持续推进“ 有事来协商” 工作纪实
王管月 向海舒 本报记者 姜寒冬
小满盼丰收,又到播种季。近日,广元市昭化区柏林沟镇助国村原本杂草丛生的荒地变了样,
“ 冒” 出一排排翠绿的秧苗,焕发出勃勃生机。
“ 要不是最近的‘ 坝坝协商会’ ,哪儿会有人想到打整这些荒地哦。” 村民王红旗说的是昭化区政协“ 有事来协商· 坝坝协商会” 上,政协委员、农业专家、乡镇领导和村民一起提出的“ 荒地变良田” 建议。如今,协商成果已转化为富民增收的翠绿秧苗。
群众有呼声,政协有响应。自“ 有事来协商” 工作开展以来,广元市政协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协要求部署,推动政协协商进一步向基层延伸,形成“ 平台在一线搭建、调研在一线开展、问题在一线协商、思想在一线引领、共识在一线形成、力量在一线汇聚” 的工作格局,在秦巴大地上结出了协商为民、协商利民的累累硕果。
搭议事平台,协商入基层
“ 拆迁无小事,协商暖民心”,一场民情坝坝会在苍溪县百利镇鳌鱼湾项目部召开,项目负责人与乡镇主要领导到场,顺利为群众打通拆迁“ 最后一公里”;
在旺苍县黄洋镇蟠龙村,县政协组织的中蜂养殖院坝协商座谈会破解了养蜂农户技术弱、产
量低等难题,为群众养蜂找到出路;
……
在广元,基层协商议事厅、议事堂、协商院坝等遍布城乡,一场场微协商,影响着群众生活
的方方面面。
“ 有事来协商” 工作要想搞得实、接地气、建言准、能管用,需要良好的体制机制来匹配。今年 3 月,市政协制定出台《深入推进“ 有事来协商” 工作八条措施》,计划打造集委员工作室、政协联络组、协商议事室为一体的协商议事平台。
“ 正是得益于规范化的制度安排,全市政协系统以协商为民、协商利民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 市政协副主席罗星原说,在措施起草过程中,市政协充分吸纳其他市(州)的经验做法,实行“ 一村一委员”,统筹安排各级政协委员到乡镇(街道)、村(社区)参与“ 有事来协商” 等履职活动。同时,实行“ 一乡一联组” 制度,将协商“ 触角” 延伸到乡镇(街道)、村(社区)一级,鼓励各县(区)支持指导所辖乡镇(街道)建立政协联络组,支持鼓励有条件的村(社区)建立协商议事室,扩大协商活动的覆盖面。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各类协商平台 862 个,1600 余名委员下沉到基层参与协商活动。打造“ 人才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