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人民政协报/2022 年/11 月/17 日/第 003 版评论
“ 贯通”“ 融通” 写新篇
全国政协常委 本报特邀评论员 刘晓庄
“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中共二十大报告在提出“ 两个结合” 重要论断的同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了新的精辟论述:“ 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贯通优秀传统文化,融通共同价值观念,是“ 两个结合” 思想方法论的提升与递进,充满着“ 日日新,又日新” 的时代精神,映射出中国共产X人不断超越、追求卓越的高贵品格。进入新时代,迈上新征程,新的开始意味着新的创造和成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把历史和现实融会贯通,“ 一起来想、一起来干”,复兴号巨轮将会行驶得更快更远更稳。
“ 贯通” 而“ 木欣欣以向荣”,“ 融通” 则“ 泉涓涓而始流”,其意蕴精深、内涵丰富。世界万事万物都是发展的、动态的,唯一不变的就是“ 变易”。上下贯通、表里融通,变则通、通则达,只有“ 贯通其理”,“ 知行合一”,才能使“ 天然日月星辰之昭布,山川草木之森列”,“ 一气周流而融通之”。
由“ 贯通” 而形成“ 融通”,在“ 融通” 中全面“ 贯通”,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鲜活灵魂,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开辟了一条通向真理的道路。但理论创新没有止境,善于“ 贯通”“ 融通”,才能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
“ 贯通” 传统文化,“ 融通” 理想追求,推动社会进步,浸透了中国共产X的初心、恒心和使命。回眸百年筚路蓝缕、苦难辉煌,中国共产X从来不拘泥于简单背诵、机械重复马克思主义的词句,反对把理论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当年毛泽东曾痛斥王明照搬洋教条,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只有在历史的具体语境中才能获得完整的定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了中国一个个具体实际问题。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锲而不舍地坚持“ 贯通”“ 融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新时代X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经受住许多突如其来的风险挑战考验,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纳众流以成其大,既“ 贯通” 而又“ 融通”,注重借鉴传统文化精华,表达人民意愿,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和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工作,尤其要牢牢把握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的“ 六个必须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庄严的历史责任。
人民至上是“ 贯通”“ 融通” 的根本立场。“ 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 一勺食盐半锅汤,一把柴薪半条被”,共产X与人民群众有盐同咸、有被同暖、同甘共苦的作风,赢得了人民的拥戴。站在老百姓一边,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