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各界导报/2022 年/10 月/26 日/第 003 版理论
对县域工业园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千阳县政协
为全面了解全县工业园区建设情况,深入研究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今年 5 月,千阳县政协成立专题调研组,采取看现场、听汇报、座谈交流等方式,分阶段对全县工业园区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坚持问题导向,建言献策补短板、强弱项,为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困难和问题
一、发展需求与区域定位存在矛盾。千阳县作为一个山区小县,县级财政收入不高,收支矛盾十分严重,脱贫后群众就业需求强烈,要解决这些问题,客观上要求大力发展工业,逐步实现由农业县向工业强县的转变。然而,无论是“ 关天规划” 还是省市“ 十四五” 规划,千阳被定位为宝鸡市水源保护地、省属生态功能区,属于限制开发区。如何在工业发展与环保要求上找到平衡点,是需要破解的难题。
二、园区规划布局滞后,落户企业质量不高。千阳县工业园区成立较晚,规划相对滞后,同时又急于做大规模,在企业引进时,存在部分企业与园区规划布局不符,企业所属行业混杂等情况。
三、生产要素配置较弱,制约企业高效发展。在资金上,园区建设主要依靠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县财政投入资金较少;在原材料上,陶瓷企业作为园区支柱产业,所需陶土等基本靠从县外运输,成本较高;在燃料上,只有 9 户企业完成“ 煤改气” 管道建设任务,且存在气价过高、供应不稳定等问题。在人力资源上,企业管理团队基本无职业经理人,管理较为粗放。在土地资源上,土地储备相对紧张。在管理机构上,园区管委会为正科级事业单位,人员偏少、经费紧张,协调县级部门力量不足。
对策和建议
鉴于千阳县的区位特点和发展要求,千阳工业园区发展建议以建设省级经开区为目标,走绿
色发展道路。
一、强力规划精准定位。一是提升绿色建材产业园。按照百亿绿色建材的目标,对现有水泥、陶瓷企业进行技术升级、产品升级、环保升级,建设县城至草碧工业走廊,推动草(碧)水(沟)一体化发展,建成千阳副中心。二是做大百亿级新能源产业园。在新能源产业区,以比太能源、明阳智能、中核汇能等公司为中心,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有技术含量、有市场前景、附加值较高的中高端产业,建成几个“ 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三是建设南寨食品产业园。围绕千阳的苹果、奶畜主导产业,在南寨原农副产品加工园基础上建设食品产业园,改变现有食品生产企业散乱、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四是加强基础设施规划。食品产业园要抓紧规划,做好土地储备,尽早开工园区路、水、电、讯等前期基础工作,建设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