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各界导报/2023 年/7 月/13 日/第 003 版政协调研
“ 智慧” 赋能 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铜川市政协
智慧城市已经成为推进城镇化、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破解大城市病、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发展数字经济的战略选择。为进一步推进全市智慧城市建设,2022 年 9 月,铜川市政协围绕“ 以智慧建设为抓手,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议题,组织调研组先后深入新区、耀州区、王益区,对市新型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市城市管理执法局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市公安局雪亮工程等 13个点位开展调研,采用线上学习的方式,借鉴西安市、咸阳市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
10 月,组织召开双月协商座谈会,深入协商交流,提出对策建议,为助力铜川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存在问题
(一)体制机制需完善。一是缺少常态化议事机构,智慧城市管理体制未理顺,行业主管部门权责不明晰,统筹协调机制尚未健全,政策支持、考核保障等不到位。二是智慧城市建设相关制度和标准体系不健全,尚未制定《铜川市“ 十四五” 政务信息化规划》,2017 年制定的《铜川市新型智慧城市整体规划方案》与全市智慧城市发展现状不相适应。
(二)项目建设需整合。一是信息化系统分头建设,造成资源浪费。在《国家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执行以前,全市 80%以上的信息化项目未明确要求立项审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 32 个部门部署建设及使用中省市信息化系统 95 个,市本级投资建成重点信息化项目 14个,投资 5.7 亿元,在建及拟建信息化项目 15 个,概算投资 1.6 亿元,财政压力较大。二是政务信息化项目缺少统筹管理。各部门业务系统项目主功能不清晰、业务交叉,全市现有信息化系统中功能重合的近 25%左右,部分单位信息化系统多而不精。三是基础设施建设集约度和资源整合利用率不高。目前建成的新型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陆续整合 24 家市级部门机房及硬件,但各部门原建数据中心(机房)搬迁集约进度较慢。建成的西北红色数据湖蓝光冷存储数据中心在视频监控、医疗影像等冷数据存储优势领域业务较少,存储容量仅占项目设计能力的 10%左右。
(三)数据资源需共享。一是《铜川市市级部门数据共享资源目录》首批完成数据梳理的 54个部门,有 25 个部门未完成数据汇聚接入,40%由于部门建设中开发平台及语言各不相同,系统互不兼容,数据融合难。二是各部门数据底子不清,内部数据目录不健全、更新不及时,部门间数据共享不够,对相关数据和信息多头采集、反复采集、非必要采集时有发生,基层工作负担较重。三是全市现有各类 APP 多达 20 余个,除“ 铜城办”、健康铜川、铜川人社等功能相对完善外,大部分 APP 下载用户少、使用频次低、数据更新慢,作用发挥不够。
(四)应用场景需拓展。一是规范化开发及标准化建设体系未建立。信息化系统开发部署平台及建设标准不统一,部分场景开发仅限于缴费、咨询、查询等简单功能。二是数据底座对场景建设支撑不足,城市基础数据库数据积累、资源共享、应用推广不足,重点领域专题数据库建设较慢,导致综合型联动应用场景开发难。三是服务场景界限梳理不清晰。各部门梳理应用场景工作不细致,政务服务、便民服务、综合服务界限不清,移动端功能和场景搭建分散。
(五)技术人才需培养。一是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目前在X政机关干部数字经济素养的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