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人民政协报/2023 年/8 月/26 日/第 001 版
与祖国共奋进的青春最美
——全国政协“ 促进港澳青年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双周协商座谈会综述
本报记者 孙金诚
青年是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大时代提供大际遇,大舞台成就大梦想。
港澳青年是“ 一国两制” 事业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港澳青年工作并明确指出: “ 广大港澳青年不仅是香港、澳门的希望和未来,也是建设国家的新鲜血液。港澳青年发展得好,香港、澳门就会发展得好,国家就会发展得好。” 今年 5 月和 7 月,习近平总书记专门给澳门科技大学、香港培侨中学师生回信,勉励他们厚植家国情怀,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实现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近年来,随着中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程加快,各种便利港澳青年在内地升学、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陆续出台,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搭建发展舞台、提供发展机遇,极大调动了这一群体参与国家发展建设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港澳青年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如何有效破解发展中的问题,引导港澳青年积极拥抱内地、融入内地,需要久久为功,持续用力。特别是当前形势下,推动港澳青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还存在哪些问题和短板?需要在哪些方面重点着力?8 月 25 日,全国政协“ 促进港澳青年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双周协商座谈会在京召开。来自不同领域的委员、专家与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汇聚于全国政协的协商平台,围绕主题积极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
强化规划引导 提高交流活动实效性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是爱国爱港爱澳力量的生力军,是最值得关注和重视的群体。促进港
澳青年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港澳繁荣稳定的关键所在。
在新时代,促进港澳青年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就是要引领港澳青年深刻认识国家和世界发展大势,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识,立足国家改革开放的舞台,充分发挥“ 一国两制” 的制度优势,把握共建“ 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实施机遇,着眼“ 国家所需”,发挥“ 港澳所长”,帮助港澳青年解决在学业、就业、创业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实现港澳青年在思想上融合、文化上融通、行动上融入,创造有利于港澳青年成就人生梦想的社会环境。
围绕“ 促进港澳青年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议题,5 月 18 日至 24 日,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刘赐贵率调研组赴香港、澳门和上海开展专题调研。
调研发现,目前,在引导支持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过程中,还存在惠港澳青年政策的
统筹协调性不够、政策落地的顺畅度不高、引导港澳青年的舆论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
“ 做好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工作,是促进‘ 一国两制’ 实践行稳致远的战略性工程,核心是加强港澳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 ” 刘赐贵表示,应加大中央支持力度,落实特别行政区政府主体责任,强化惠港澳青年政策的规划引导和统筹协调。
他建议,把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纳入国家重大发展规划和香港、澳门特区政府施政规划,中央和有关部门、有关地方、特区政府围绕青年发展问题制定五年发展规划。在国家层面建立促进港澳青年与内地交流交往的统筹机构和统一规范的服务平台,加强政策沟通。立足港澳青年需求组织开展交流活动,提高港澳青年与内地交流活动的精准度和实效性。完善信息共享和政策督导机制,尽快打通涉港澳青年事项的“ 卡口” 和“ 堵点”,有效促进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
第 1 页 共 4 页

大局各项政策落实落地。
在全国政协常委, 香港各界妇女联合协进会主席何超琼看来, 国家归属感是民心归向的钥匙,也是把港澳青年团结起来,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关键。
“ 增强港澳青年的归属感需要提振他们对自己能力和未来的信心、对港澳两个特区发展的信心和对国家发展的信心。 ” 何超琼建议,搭建更多立足港澳产业特色、具有国际视野与规模的国际化论坛,为港澳青年提供更多实践成长机会;用好政协平台,组织面向港澳青年的学习、宣讲团,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帮助港澳青年进一步了解人民政协制度在中国式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特色和优势,凝聚爱国正能量。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契机,开展走进学校、走进社区的就业指导项目,帮助港澳青年找准自身定位及优势,进行就业规划指导。
“ 推动港澳青年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就要引导他们走进内地,用自己的亲身感受认识内地,将各种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从而拉近心理距离,增强国家观念。 ” 因工作原因,常年往返于内地和香港之间的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屠海鸣发现,一些从未到过内地的港澳青年由于受父母、老师、媒体的误导,往往对内地存在偏见。
对此,他建议,内地有关方面在安排港澳青年考察内地时,多让他们到北京、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看看,多聚焦“ 伟大、宏大、重大” 三个关键词设计参观项目,多安排他们到一些知名的大企业见习,感受内地员工的爱岗敬业精神,加大港澳青年在内地挂职交流的力度,切实感受内地民众大公无私、团结奋斗的精神品格。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丰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佐姣同样也关注到提高港澳青年与内地交流工作的质量问题。她认为,港澳青年赴内地交流活动的对象要突破“ 同温层”,内容要突出“ 多样化”,形式要体现“ 灵活性”,成果要及时“ 制度化”。“ 交流是手段,人心回归是目标。促进港澳青年与内地交流,引导他们深入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国情,厚植家国情怀,培养可堪大任的栋梁之材,是新阶段港澳工作的应有之义。”
多搭台多搭梯 破解港澳青年内地就业困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 要为港澳青年发展多搭台、多搭梯,帮助青年解决在学业、就业、创业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创造有利于青年成就人生梦想的社会环境”。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近年来,中央和地方不断出台支持鼓励港澳青年来内地就业、创业的相关政策,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搭建发展舞台、提供发展机遇。不少港澳青年抓住这些重大机遇,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在内地找到相匹配的就业岗位或创业项目。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新时代推动我国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也是推动“ 一国两制” 事业发展的新实践。近年来,广东纵深推进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积极完善港澳青年在粤社会保障,推动三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吸纳港澳青年就业、创业。
对港澳青年来说,选择粤港澳大湾区可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