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人民政协报/2023 年/8 月/25 日/第 008 版关注
高质量提案是如何“ 炼” 成的?
——全国部分城市政协提案工作研讨会综述
张泗国 高铭 本报记者 高峰
编者按:
按照全国政协的工作部署,8 月 21 日至 22 日,全国部分城市政协提案工作研讨会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实王沪宁主席关于提案工作的系列要求,围绕“ 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高质量提案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主题,总结交流提案工作经验,深入研讨推进提案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
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吉林省政协提案委员会以及 15 个副省级城市及省内各市州政协有关同志参加会议。与会同志紧密联系各自实际,从加强思想ZZ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创新提案工作机制、工作方法,提高提案质量、办理质量、服务质量,推进提案工作智能化、信息化建设,推动提案工作与协商民主相衔接,发挥提案民主监督作用,调动委员履职积极性、主动性等方面,分享了推动提案工作提质增效的有效经验。
精准选题体现高站位
精准选题,是保证提案质量的重要基础。研讨会上,一些地方政协在提案工作中注重选题针
对性,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回应民生热点,体现出了高站位。
南京市政协函请X政领导“ 出题”,每年收到重要选题 15 个以上,为提案工作更好服务大局指明了方向。在做好“ 命题作文” 的过程中,市政协走访X派团体、召开骨干委员座谈会“ 订制”提案,引导委员把智慧和力量从“ 广泛关注” 转向“ 聚焦中心”,不少重要选题都有一批提案从不同侧面提出建议,丰富和延展了提案的内涵与广度,达到“ 专业、精准、深刻、管用” 目标。
青岛市政协全面加强选题支持体系建设,建强业务培训系统、政策发布系统、选题引导系统、提案培育系统,打造“ 永不落幕的网上提案课堂”,升级“ 掌上提案”,实现选题“ 随身查”,形成一整套规范标准和程序,紧紧扭住质量关口,多措并举、多维发力,让来自各方的“ 鼓与呼”
汇成推动发展的“ 好声音”,确保提案选题始终聚焦市委、市政府目标定位和思路举措,始终与中心大局同频共振、同轴运转、同向推进。
广州市政协强化人民意识、大局意识、发展意识,关注民生热点,服务“ 国之大者” 助推城市能级提升。协调全市相关方面共同搭建平台,借助“ 两代表一委员工作站”“ 政协委员工作室”组织政协委员下沉到社区一线,面对面听取各界群众意见建议。在推动关于高质量落实“ 南沙方案” 的相关提案办理中,组织全国和省市区四级政协委员到南沙开展联合视察、协商调研,形成的专题报告得到市委、市政府充分肯定。
办理协商体现高水平
提案办理协商是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各地政协在提案办理协商中与协商民主相衔
接,办理协商体现高水平。
武汉市政协把深入开展“ 一线协商· 共同缔造” 行动,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创新实践,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相衔接、与社会治理相结合,不断延伸协商民主链条,拓展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发挥建议案、重点提案引领作用,采取“ 1+N” 形式,每年将数百件同类提案一并“ 打包”,同步开展办理协商,同步进行跟踪督办,推动相关问题得到“ 一揽子” 解决。
第 1 页 共 3 页

杭州市政协创新“ 全覆盖” 督办机制,对于重点提案,每年坚持由市委、市政府、市政协领导牵头,进行专门协商、重点督办。强化“ 全方位” 协商机制,将提案办理协商与专题协商、界别协商、对口协商和民主监督活动紧密结合。完善“ 全过程” 参与机制,促进提案者与承办部门沟通交流,落实办前沟通一次、办中至少面商一次,办后反馈一次的要求。探索“ 全周期” 办理机制,实施两轮督办制度,组织提案者在线开展评价。深化“ 全链条” 服务机制,迭代升级“ 提案在线” 平台,优化“ 提、立、办、督、评” 在线场景,切实增强提案办理协商实效。
宁波市政协深化协商内涵,提升协商层级,充分发挥市委书记阅批政协提案的引领作用、全会提案办理的示范作用、X政领导领办重点提案的带动作用,打造提案办理全过程协商机制,把协商作为必经环节,切实把提案办理协商贯穿于提案工作全过程,充分扩大和深化提案者的ZZ参与,通过提案办理协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机制不断巩固。
工作实效体现高质量
提案提得好是前提,办理见实效才是关键。互动研讨中,部分地方政协同志分享了如何与承
办单位密切配合,凝聚合力,提高提案办理实效的经验做法。
沈阳市政协开展重点提案“ 牵头办”,建立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领办重点提案工作机制,确保重点提案办理质效。热点提案“ 集中办”,强化以集中式协商推动清单式答复,有效提升提办双方沟通交流,切实将协商贯穿于提案办理全过程。疑难提案“ 上门办”,开展“ 微协商”,通过面对面、屏对屏等方式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