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人民政协报/2023 年/8 月/30 日/第 012 版关注
“ 常” 态协商 “ 敞” 开协商 “ 畅” 通协商
——北京市昌平区政协聚力打造“ 昌协商” 协商民主品牌纪实
本报记者 包松娅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X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完善协商民主体系,健全各种制度化协商平台,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北京市政协及各区政协深入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和落实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加强协商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设,不断提高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水平,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协商实践,北京市昌平区政协的“ 昌协商” 协商民主品牌建设就是其中之一。当前,昌平区正处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协商民主品牌的打造,区政协及委员们积极为高质量发展广集众智、广谋良策、广聚共识。
“ 公园建得好不好,得老百姓说了算。”“ 这么美的环境,咱们得想办法一起保护。”“ 这是都龙王庙,全北京的龙王都归他管,如何让更多的人知道呢?” ⋯⋯
北京的夏天,烈日炎炎。近日,北京市政协白浮泉委员工作室和昌平区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联合在大运河白浮泉遗址公园开展视察活动,政协委员、文史专家、基层干部、社区居民代表与职能部门负责同志一起爬龙山、寻古迹,在随后举行的“ 有事多商量” 协商议事座谈会上,大家话古今、谋良策,为大运河白浮泉遗址公园建设献计出力。
像这样的协商议事座谈会,是昌平区政协近年来聚力打造的“ 昌协商” 协商民主品牌的一个缩影。
协商民主是实现X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ZZ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 要发挥好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把协商民主贯穿履行职能全过程,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
2021 年换届以来, 北京市昌平区政协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中国共产XZZ协商条例》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市县政协工作的意见》,牢牢把握“ 专门协商机构” 这一重大定位,聚力打造“ 昌协商”协商民主品牌,坚持“ 常” 态协商、“ 敞” 开协商、“ 畅” 通协商,深入推进政协协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进一步彰显了专门协商机构的特殊优势和重要作用,丰富了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地方实践。
坚持“ 常” 态协商保证协商频次
“ 我们坚持聚焦主责主业,把协商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通过常态化组织各种形式、不同内容的协商活动来体现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 这是昌平区政协有关负责同志对“ 常” 态协商的解读。
在搭建协商平台上,值得注意的是,区政协在完善政协全体会议协商、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专题协商会、协商座谈会制度,积极开展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的同时,还创新性地重点搭建了两个协商民主新平台——“ 一起来协商” 和“ 有事多商量”。
6 月 19 日, 记者来到昌平区政协六届六次常委会会议的现场, 依托 “ 一起来协商” 协商平台,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们围绕“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赋能昌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直接与区政府
第 1 页 共 4 页

领导同志进行了面对面协商,深入剖析昌平区数字经济细分领域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对策建议,得到与会政府部门的高度评价,认为“ 委员建议和政协研究报告基础扎实、思路开阔、针对性和指导性强,会议开得很有成效”,区政府领导同志要求相关部门将其落实到全区数字经济任务清单中。
“ 通过搭建‘ 一起来协商’ 高层协商平台,邀请区X政部门主要领导同志出席议政性常委会,聚焦区委区政府工作的重点、群众关心的热点、社会治理的难点,组织政协委员与X政部门主要领导同志进行面对面协商,可以促进各方面意见建议更多、更快进入区X政主要领导的决策视野。” 事实也确实如此,2022 年 9 月在“ 统筹抓好产业空间开发利用” 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上,7位政协委员围绕产业空间开发利用共提出 39 条具体建议,区委书记充分肯定区政协调研成果全面翔实,对相关工作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要求相关部门充分吸纳到具体工作中。
与高层协商相对应,“ 有事多商量” 则是昌平区政协搭建的基层协商平台。
依托委员工作站(室)、委员活动小组等,通过“ 不建机构建机制” 和“ 请上来、走下去”的工作思路,区政协构建起“ X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搭台、各方参与、服务群众” 的运行模式,聚焦社区公共空间改造、老旧小区治理、文化体育公园建设运营等切点小、关联广、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议题在基层开展协商活动,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让政协协商更加贴近群众。
今年 4 月 7 日,围绕“ 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昌平区政协把协商议事会开到了田间地头,让区政协委员与镇村干部面对面、与农民群众心交心,为促进乡村振兴共商共谋实招良策,让基层群众更加了解政协,也更有利于敞开心扉、畅所欲言。
“ 基层群众普遍反映政协把协商会议开进村、社区里面,接地气、效果好。” 参加过基层协商的委员如是说。
协商平台要发挥作用,离不开精准的协商选题。为此,昌平区政协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协商议题与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的契合度,聚焦改革发展大事、X政中心要事、民生改善实事、社会治理难事,通过请X政点题、由委员荐题、与部门商题、向社会征题等多种方式做好协商选题工作。
从 “ 产业空间开发利用”“ 校城融合发展”, 到 “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回天地区治理”“‘ 双减’ 工作”“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可以说,“ 昌协商” 的每个议题都集中于“ X政所重、发展所需、群众所盼、政协所能”,做到了与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合力合拍。
与此同时,坚持区委会同区政府、区政协制定年度协商计划制度,区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区政协年度协商计划后印发全区,加大协商频次和数量,采取“ 2+4+2+X” 模式(指开展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协商 2 次、专题协商会协商 4 次、协商座谈会协商 2 次,“ X” 指积极参与基层协商、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