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四川政协报/2023 年/9 月/26 日/第 002 版会刊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
省政协常委 南充市政协副主席 民革四川省委会常委 南充市委会主委 王晓贤
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指出,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把乡村振兴摆在治蜀兴川的突出位置。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是助推农业现代化的必要举措。四川高度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自 2017 年起开展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带头人职业化试点,并于 2022 年启动了新一轮试点工作。截至 2022 年底,试点地区共遴选培育试点对象 3454 名,户均经营土地规模超过 80 亩,收入超过 25 万元,已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生力军。但当前我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仍面临以下问题:一是培育对象相对单一;二是培训体系较为单薄;三是经费保障不足;四是扶持政策不够精准。为此建议:
一、深挖“ 源头活水”,精确选定培育对象。一是激发参训动力。利用农村广播、告示、短视频等载体广泛宣传,定期举办交流会,讲授最新创业政策、成功案例、发展前景等内容,激发中青年农民对提高自身技能、 素质的需求。 二是拓展培育人群。 矫正对农民的传统认知, 跳出 “ 农圈” 选育人才,将那些虽是“ 非农户口”、却愿意或正在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各类人员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服务乡村振兴。三是科学实施认定。根据新型职业农民认定标准、认定程序等,建立完善的档案信息资料库,全面系统考察培育对象的生产意愿、产业基础、技能素质、带动作用。四是突出荣誉激励。择优将新型职业农民纳入各类评选表扬对象,吸收进“ 两代表一委员” 行列,在选拔村干部、发展X员时优先考虑,增强新型职业农民归属感和荣誉感。
二、着力“ 筑基搭台”,精心完善培训体系。一是量身定制培训内容。注重与“ 川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