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沈阳日报/2024 年/1 月/16 日/第 001 版
中国人民ZZ协商会议沈阳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24 年 1 月 7 日在政协沈阳市第十六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
沈阳市政协主席 于学利
各位委员:
现在,我代表中国人民ZZ协商会议沈阳市第十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
请予审议。
一、2023 年工作回顾
2023 年是全面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中共沈阳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协及其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 深刻领悟 “ 两个确立” 的决定性意义,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 两个维护”。牢牢把握人民政协性质定位,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为推动沈阳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进一步筑牢共同思想ZZ
基础
一年来,常委会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统领政协工作的总纲,把学
深悟透X的创新理论作为强基固本、正确履职的前提和基础,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根基。
一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坚持主席会议成员带头,深入一线、深入委员开展宣传宣讲,引领参加市政协的各X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二十大精神上来。紧密结合实际,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协商民主,创建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融合机制,研究制定《政协沈阳市委员会双月协商会工作办法(试行) 》 、《政协沈阳市委员会界别协商办法(试行) 》等 8 项制度,以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建设的新成果推动中共二十大精神的贯彻落实。 《人民政协报》头版头题对沈阳市政协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作了专题报道。
二是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牢牢把握“ 学思想、强X性、重实践、建新功” 总要求,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举办 4 期主题教育读书班,开展 7 次X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交流,全面、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准确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了扎实成效。 《学思想凝心铸魂,助发展担当作为——沈阳市政协以主题教育成果推动工作提质增效》在《人民政协报》头版显著位置刊发。
三是坚持“ 第一议题” 制度。把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共中央决策部署作为X组会议、常委会会议、主席会议等会议“ 第一议题”,及时传达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等,自觉从中找遵循、找方向、找方法,养成在吃透中共中央精神前提下开展工作的习惯。
四是坚持X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市委工作
要求。紧紧依靠市委的坚强领导,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年度协商计划报市委常委会
第 1 页 共 6 页
会议审议通过后实施。充分发挥政协X组在政协工作中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认真谋划市政协X的建设和业务工作,做到目标衔接、同向发力,形成以X建强ZZ、带队伍、促履职、增团结的良好局面。在全国政协X建工作座谈会上,作了《强化X建引领,推动政协工作提质增效》的经验交流。
(二)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进一步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
一年来,常委会坚持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锚定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总目标,自觉融入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发挥委员主体作用,联合市各民主X派、工商联、无X派人士和各区、县(市)政协,开展调研视察、协商议政等各类活动 430 余次,形成建言资政成果 146份。
一是围绕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建言资政。深化“ 政协协商+工作专班” 工作模式,聚焦“ 加快推进浑南科技城高质量发展,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联合市民盟、科技城建设工作专班及市、区两级相关部门,组织政协委员成立 7 个调研组,开展调研视察活动 60 余次,形成 1 篇综合调研报告和 12 篇专题调研报告。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市委主要领导参加会议,给予充分肯定。聚焦“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调研协商,提出的意见建议成为市委、市政府决策选项,助力出台了《沈阳市提高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
二是围绕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建言资政。聚焦“ 推进我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联合市民建、工商联和无X派人士,组织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成立 6 个调研组,深入基层、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学习国内先进经验,形成 1 篇综合调研报告和 5 篇专题调研报告,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提出打造办事方便新场景、完善非禁即入新机制、实施准入能入新举措等 38 条具体建议。市委和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作出批示,要求各区、县(市)和有关部门认真学习借鉴。
三是围绕建设文化强市建言资政。聚焦“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助力文化强市建设”,联合市民盟、民进、致公X、九三学社等民主X派,各区、县(市)政协和沈阳日报社,组织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成立 7 个调研组,开展调研、座谈等活动 30 余次,形成 1 篇综合调研报告和 6 篇专题调研报告,召开专题议政性主席会议,提出 19 条意见建议,成为市委和市政府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参考。聚焦“ 推进沈阳工业遗存空间城市更新,将工业‘ 锈带’ 打造为生活‘ 秀带’ ”调研协商,助力工业遗存的有效保护利用。
四是围绕增进民生福祉建言资政。聚焦“ 推进医联体建设,提高城乡医疗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联合市农工X和区、县(市)政协,组织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组成 5 个调研组,开展调研视察、座谈协商等活动 19 次,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形成 1 篇综合调研报告和 4 篇专题调研报告,召开专题议政性主席会议,提出 17 条意见建议,助力健康沈阳建设。聚焦“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城乡高品质养老” 调研协商,提出完善城乡养老医疗服务体系、发展银发经济等意见建议,助力全市“ 品质养老” 工程建设。
五是围绕开放合作建言资政。聚焦“ 统筹推进沈阳现代化都市圈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加快推进沈阳现代化都市圈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组织政协委员开展调查研究,助力引领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建设实现新突破。聚焦“ 做优网上通道,促进跨境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联合市民革、致公X、台盟等民主X派和区、县(市)政协,组织政协委员和智库专家开展调研协商,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
六是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建言资政。聚焦“ 加强湿地保护和修复,优化生态环境”,联合区、县(市)政协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组织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开展调查研究,召开双月协商会,为市政府研究制定湿地保护三年行动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一年来,我们持续开展“ 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政协正行动” 专项行动。按照市委统一部署,积极参与浑南科技城建设、乡村振兴、幸福教育等重大事项专班和重大项目包保工作,围绕成大生物技术产品研发生产基地、粤浦沈阳瞪羚谷等 18 个重点项目开展督导调研、跟踪服
第 2 页 共 6 页
务,助力项目建设。积极参与城市“ 三站一场” 整治工作,得到省委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
(三)坚持守正创新,进一步提升政协工作质效
一年来,常委会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加强和改进经常性工作,持续提升履职水平。
一是积极开展民主监督工作。聚焦“ 提升城市冬季供热质量” 开展协商式监督,提出合理化建议,助力城市供暖“ 冬病夏治”,市委和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全市加大投入力度实施老旧管网改造,供暖质量有了新提升。围绕文化、教育、医疗、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项目开展视察,助力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选派 30 名政协委员为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主监督员,助力司法公正。
二是加强和改进提案工作。完善提案工作机制,推动重点提案“ 牵头办”、热点提案“ 集中办”、疑难提案“ 上门办”、平时提案“ 激励办”,实现了提的质量和办的质量“ 双提高”。全年共征集提案 728 件,立案 599 件,现已全部办复。在全国政协提案工作研讨会上作了经验介绍。
三是持续深化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相融合。擦亮“ 辽事好商量· 聊事为人民” 品牌,依托社区(村)“ 两代表一委员” 工作室,组织市和区、县(市)政协委员同基层干部、群众代表协商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 沈阳市创建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融合机制,服务城乡社区治理”获评省制度性创新成果,省政协主要领导作出肯定性批示。
四是畅通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渠道。建立政协委员重要意见建议对市委、市政府直通车制度。向全国政协、省政协和市委、市政府报送社情民意信息 765 篇。 《关于规范博士学历资格认证的建议》等 92 篇信息被全国政协及省政协采纳;《做好中山路历史建筑风貌保护工作的建议》 、《借力东北大学百年校庆,推动我市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活动》等 34 篇信息得到省、市领导批示,有力推动了相关问题解决。
五是加强文史资料工作。挖掘沈阳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民族文化丰富内涵,编撰文史资料《英雄儿女——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123 位英烈的故事》,完成《沈阳文化丛书》编撰工作,宣传沈阳、展示沈阳,让更多人了解沈阳、热爱沈阳。
(四)坚持双向发力,进一步增强凝聚共识水平
一年来,常委会始终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组织的优势和作用,积极营造团
结奋斗的浓厚氛围。
一是加强团结合作。坚持主席会议成员联系常委、常委联系委员、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全面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走访市各民主X派、工商联和无X派人士,重温“ 五一口号”,深化ZZ共识。加强同X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沟通联络,倾听意见,增进交流。赴深圳走访港澳委员,宣传中共二十大精神,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通报沈阳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更好发挥港澳委员“ 双重积极作用”。
二是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开展“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主题宣教,围绕“ 深入挖掘锡伯族万里戍边历史文化时代内涵,推动我市民族团结进步” 开展专题协商,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X、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走访宗教界委员和宗教界代表人士,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三是创新讲好“ 沈阳故事”。组织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用心用情用力讲好“ 沈阳故事”,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沈阳的光辉历史和新时代振兴发展的宏大场景、生动实践。市以上媒体发稿 630 余篇。《见证沈阳的变迁》等 108 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政协报等国家级媒体发表,《承载梦想的地铁》等 43 篇荣登人民政协报“ 政能量榜”。
(五)坚持强基固本,进一步提高“ 两支队伍” 履职能力
一年来,常委会主动适应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新要求,强化委员主体作用、专门委员会
基础作用、机关服务保障作用,持续推进作风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