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湘声报/2024 年/3 月/1 日/第 006 版让长沙更有研值
长沙智能网联汽车产业
发力新赛道 目标千亿级
政协融媒记者 蔡烨
在湖南湘江新区可以体验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这项服务不仅接驳了大王山旅游度假区内的公共交通,还串联起湘江新区城市馆、李自健美术馆、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等“ 网红” 打卡点。
搭乘的无人驾驶车辆,能够在行驶过程中精准安全地实现变道、转向、识别红绿灯等,这一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的实现,得益于长沙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
在长沙,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已聚集近 400 家相关企业,产业发展综合竞争力排全国第 5 名,是长
沙正在打造的千亿产业之一,也是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发力点。
前瞻性布局
获得 4 块国家级“ 牌照”
2016 年,长沙前瞻性地提出在湖南湘江新区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在全国率先启动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建设,搭建起全国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环境,推动长沙在人工智能领域“ 换道超车”。
2018 年,湖南湘江新区智能系统测试区顺利建成,获工信部颁发的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 牌照” ,正式跻身“ 国家队” 的行列,长沙车联网产业发展模式逐渐清晰。该测试区占地 1200余亩,是国内面积最大、功能最完备、智能场景最丰富的智能网联汽车封闭测试场之一。
2020 年,第二块国家级 “ 牌照” ——湖南(长沙)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的落户,让长沙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得到提速,《长沙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试行)V2.0》也随之发布。智慧公交、智慧高速、自动泊车、智能系统检测实验室等重点项目纷纷落地,长沙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逐渐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
2021 年,在获得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湖南) “ 牌照” 的同时,中汽院智能网联汽车检测中心(湖南)有限公司落户长沙,让长沙有能力、有资质对智能网联汽车进行质量检测。同年,长沙获得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 牌照” ,智能网联汽车更加深度融入长沙智慧城市网络建设中。
长沙市政协委员、 市工信局副局长张芬介绍,长沙是国内唯一拿到智能网联汽车领域 4 块国家级“ 牌照” 的城市,形成了较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长沙打造了智慧公交、智慧环卫、智慧出租车、智慧物流、智慧矿山、智慧环卫、智慧巡逻、智慧配送等 7 大典型示范场景,对 2000 余辆传统公交车进行网联化、智能化改造,已进入定制公交运营阶段。
目前,长沙正在建设湘江智能网联产业园,建成后将成为干亿产业园区。
破解难点痛点
打造新的千亿产业
长沙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势头吸引了一大批产业链企业,包括中车智行、湖大艾盛、硕博电子等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商用车自动驾驶独角兽企业希迪智驾。
2023 年全国开启了大规模矿区无人驾驶商业化落地,希迪智驾走在了前列,被业界称为“ 矿区无人驾驶四小龙”。希迪智驾总经理胡斯博介绍,从 2015 年开始,无人驾驶行业发展了 8 年,技术也不断迭代更新,但由于受政策、法律、成本和市场等条件的制约,公开道路无人驾驶商业化迟迟难
第 1 页 共 2 页
以落地,矿区是无人驾驶技术最容易落地的场景之一。
希迪智驾只提供自动驾驶方案,并不制造矿车。在 2022 年 11 月,希迪智驾主导的江苏句容台泥项目,14 台无人驾驶纯电矿卡实现了无安全员 7× 24 小时运营和零事故安全生产 365 天。目前,希迪智驾已开始向海外市场进军。
湖南在智慧网联汽车产业领域行动早、见效快,预计到 2030 年,长沙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领域将培育孵化 10 家以上科创板上市公司,智能网联汽车及关联产业规模突破 1000 亿元。 如何破解当前产业发展的难点痛点问题,引发广泛关注。
在张芬看来,当前,北京、上海、重庆、武汉已实现无人化、规模化、商业化场景和功能型无人车政策落地,而长沙暂无功能型无人车政策法规来支持和推动新场景进一步落地,难以满足企业对智能网联汽车开展示范应用的需求。同时,长沙虽然有企业聚集数量,但缺乏整车企业研发总部带动,“ 车路云网图” 新要素零部件企业全面布局尚未形成。
湖南湘江智能科技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国富认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在于 5G、边缘计算等新技术与智能网联汽车的深度融合,要提高用户体验,建议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吸引更多的企业投入到车联网产业中,同时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引进国际交流合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的法规和标准体系。
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