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人民政协报/2024 年/4 月/8 日/第 008 版协商
既关心飞得高不高,更关心飞得累不累
——浙江省政协政企协商会综述
本报记者 鲍蔓华 通讯员 张紫嫣
在浙江,平均每 6.5 个人就有 1 个经营主体。
截至 2023 年底,民营经济创造了浙江省 67.2%的生产总值、71.7%的税收、80.2%的进出口、
87.5%的就业、96.9%的市场经营主体;民营企业 500 强数量连续 25 年居全国首位⋯⋯
一组组数字诠释着浙江民营经济的活跃度。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浙江省委、省政府一以贯之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一号改革工程”,不断擦亮浙江民营经济这张“ 金名片”。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完善落实“ 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3月 27 日,国新办举行的“ 推动高质量发展” 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浙江再次给出全力以赴为民营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铿锵回答。
作为民营经济大省的浙江,如何进一步推动惠企助企政策落地见效、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3 月 28 日,浙江省政协聚焦这一主题举行政企协商会,邀请 20 名民营企业家代表和政协委员,以及 11 位省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围绕提高政策精准度、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等,共商惠企助企政策落地的实招,共谋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策。
调研广泛:多措并举察实情
浙江省政协始终坚持先调研后协商、不调研不协商。在此次政企协商会前,省政协下足功夫,
做好做实做细调查研究这项“ 基本功”。
早在年初,省政协就启动了相关工作,赴杭州、宁波、温州、湖州、金华等地走访调研民营企业、政务服务中心、产业园区,实地看、现场问、直接访,详细了解优化营商环境、开展自主创新、推动项目落地、加强人才招引等情况,收集了大量鲜活的“ 一手素材”。
省政协还依托“ 浙江政协· 掌上履职” 平台,组织省市县三级政协委员开展网络主题议政活动,共有 1100 余人次委员发言,留言建议达到近 3600 条,广泛汇集各级政协与广大委员的智慧力量。
各市政协也积极联动, 搭建各类平台, 推进惠企助企政策落地见效。 宁波市政协创新搭建 “ 阿拉甬商有话讲” 政企协商平台;湖州市政协创设“ 请你来协商· ‘ 无微不至’ 关爱小微企业成长”特色协商机制,突出政策扶微、服务暖微、金融惠微、开放助微、法治护微五大领域,推动深度协商沟通;金华市政协探索设立优化营商环境监测点,市县两级政协设立 494 家监测点(站),构建了直达末梢的政企联系服务一张网⋯⋯
春江水暖鸭先知。委员和企业家们深入调研,立足浙江实际与自己深耕多年的领域,把市场的变化和对政策的感知带到政企协商会上,与政府部门有关负责人展开了一场心贴心的交流协商。
政策好,关键在落实好。近年来,浙江出台“ 民营经济 32 条”,制定《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迭代升级“ 8+4” 经济政策体系⋯⋯打出了暖企助企惠企的系列组合拳。
第 1 页 共 3 页
从调研了解到的情况看,浙江着力在环境上解压、帮扶上解渴、发展上解忧,切实增强民营
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但惠企助企政策在落地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 政策措施需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 省政协委员、浙江正瑞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珺婷有感而发,希望政府更好地以需求定政策、以宣传推政策、以落地用政策,进一步提高政策的精准度、知晓度和实效度。
务实建言:集思广益谋良策
协商就要真协商。在协商发言环节,12 位民营企业家代表和政协委员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提问题,直击重点提建议,会议现场气氛热烈而庄重。
“ 希望为民营企业发展新兴产业在税收、产业政策、评价方面提供更加灵活的支持措施,营造鼓励民营企业研发新产品、新技术、使用新模式的制度环境。” 省政协委员、省 LHD 大型海洋潮流能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林东结合民企科技创新案例,为“ 支持民企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