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贵州政协报/2025 年/2 月/26 日/第 001 版
蹚出一条具有贵州特色的发展新路
——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提案综述之二
本报记者 陈曦
X的二十大报告提出,“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为被誉为“ 山地公园省” 的贵州指明了方向。作为我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贵州凭借其喀斯特地貌的鬼斧神工、18 个世居民族的璀璨文化,以及“ 大数据之都” 的创新基因,正奋力打造一张崭新的世界级旅游名片。
2024 年以来,我省围绕“ 三大要素”,深入实施“ 四大行动”,持续推进世界级旅游景区、一流旅游城市建设,旅游业发展质效显著。在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期间,来自各行各业的省政协委员们积极履职,围绕我省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议题提交提案、建言献策,为推动旅游从资源优势迈向产业优势,从“ 绿水青山” 转化为“ 金山银山” 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思路和方案。
挖掘山水优势 释放生态潜能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贵州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无疑是其旅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塑造出了一座天然的“ 地质奇观博物馆”,石漠化治理催生了万峰林、乌蒙大草原等闻名遐迩的生态 IP,而垂直气候条件更是赋予了贵州 “ 一山藏四季” 的独特旅游体验。这些自然馈赠,都是贵州良好生态环境的有力见证。历经数万年的自然演化和现代人工的精心修复,贵州构建起了以 “ 黄小西吃晚饭”(黄果树瀑布、小七孔景区、西江千户苗寨、赤水丹霞旅游区、万峰林、梵净山)为代表的“ 峰林山洞+田园秘境+气候万象” 立体旅游网络,持续将生态优势转化为文旅发展的强大动力。
“ 横向比较来看,在‘ 黄小西吃晚饭’ 中,赤水丹霞旅游区的旅游人次排名仅居第五,在打造赤水世界级旅游景区进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 ” 为加快推动赤水世界级旅游景区建设,袁晓春委员在《关于加快赤水世界级旅游景区建设的提案》中建议,加强黔川渝三地旅游部门、旅游行业协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共建合作机制、共创文旅品牌、共拓文旅市场、共推旅游路线、共享客源流量、共育人才队伍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共同构建川黔渝“ 旅游金三角”,协同打造全国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积极与国内主流媒体以及携程、同程、途牛、抖音、小红书等知名平台对接,加大对赤水旅游线路及景区的宣传推广力度;大力支持赤水旅游景区与省内外高校、职业培训机构开展合作,实施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和在职旅游从业人员培训项目,努力打造一支能够适应旅游新业态、新模式的高素质新型旅游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