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滁州日报/2025 年/1 月/9 日/第 001 版
履职“ 小” 故事 为民“ 大” 情怀
——市政协 2024 年工作综述(下)
柏晓彤 全媒体记者 汤珏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ZZ协商会议成立 75 周年大会上指出,“ 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 “ 多做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的工作”。
2024 年以来,市政协坚持把“ 民之所盼” 作为“ 行之所向”,组织政协委员们穿梭于城乡之间,捕捉最真实的民生细节,记录最迫切的需求期盼,推动最温暖的民生实事,以实际行动交出了一张既精彩又亮眼的“ 成绩单”,诠释了一份实干担当的“ 大情怀”。
社情民意中的牵挂
“ 学校南边的公共停车场建了一个新公厕,小区附近陆续开了一批大药房、早餐店还有便利店,我们的生活方便多了。” 2024 年 9 月一开学,家住明湖书苑小区的滁州中学学生家长们便喜上眉梢。这背后,是一条小小的社情民意发挥了大作用。
2024 年,省重点中学滁州中学迁入明湖新校区。7 月份,市政协委员陶兴生来新校区办事,却发现学校周边生活设施不完善。为了让家长和孩子们安心学习和生活, 《关于完善滁州中学新校区周边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议》由此产生。
信息报送至市政协,市政协立刻安排“ 直通车” 呈送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案头,小信息引起了高度重视,并很快得到批示。
接到交办任务后,市教体局立刻行动,牵头协调相关 14 家单位参与,拿出责任清单。短短
20 天,从菜场到停车场,从公共卫生间到商业设施,从公交线路到道路建设、绿化、照明⋯⋯一个个与周边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明确了时间节点,迅速得以推进。
政协委员情系民生、心牵百姓,才能将枝叶之情精准、快速传递给X委政府。因流转运行快、办理机制活,社情民意信息就成为了最为便捷的“ 直通车”。2024 年以来,市政协把此作为履职为民的重要抓手,拓宽社情民意收集渠道,组建特邀信息员队伍,设立社情民意联络站 107 个,收集信息 2000 余条,编报《社情民意信息》23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