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 智囊团” 系列№ 58 7
2023年11月
目 录
平顶山市“八五”普法中期工作综述 1
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普法工作亮点综述 5
延安市税务局“八五”普法中期工作综述 8
商南县推进“八五”普法工作综述 10
妇联组织落实“八五”普法规划工作综述 15
乐山市“八五”普法中期工作综述 20
山阳县“八五”普法中期工作综述 23
成都市新津区“八五”普法中期工作综述 27
昆明市“八五”普法规划中期实施纪实 31
安顺市政法系统全力推进青少年普法教育纪实 36
成都东部新区“八五”普法中期工作综述 40
成都东部新区“八五”普法中期工作综述 44
六盘水市“八五”普法中期工作综述 48
赣州市抓实“八五”普法工作纪实 51
成都市“八五”普法中期工作综述 54
焦作市“八五”普法工作综述 58
陕西省“八五”普法工作综述 61
大兴安岭区各级共青团组织“八五”普法工作综述 66
丹凤县“八五”普法中期工作纪实 68
海西州“八五”普法中期工作综述 72
甘肃省民委扎实推进“八五”普法工作综述 77
浦北县“八五”普法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纪实 79
法进万家 润泽人心
平顶山市“八五”普法中期工作综述
(2023年10月30日)
“平顶山做得很不错,很多‘八五’普法经验对全省其他省辖市具有指导意义。”近日,省“八五”普法中期第六评估验收组来平开展实地评估验收, 组长、省司法厅二级巡视员黄兴士充分肯定了我市“八五”普法成果。
“八五”普法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以“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为总抓手,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大力加强法治文化建设, 不断提高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成功培育、创建了5个全省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6个全省法治乡(镇、街道)创建活动先进单位,10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41个河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4个河南省优秀法治宣传教育基地,2个全省“八五”普法联系点 2022年11月,我市被中央依法治国办命名为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一、健全机制,扎实推进重点工作
健全机制,是常态长效推进法治宣传教育的有力保障。2021年12月9日,市委、市政府印发《平顶山市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2021年12月15日,平顶山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平顶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开展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
蓝图既绘,全面铺展。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每年制定普法工作要点,定期召开小组会议,研究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事项。我市将普法工作纳入法治建设总体部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责任目标管理、平安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重要考核。为全面压实普法责任,我市将X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纳入市委巡察内容,为全省首创。市直各成员单位建立完善普法责任清单,落实年度履职报告评议制度,推动形成X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各部门齐抓共管、司法行政机关组织协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法治宣传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完善的机制,有效确保了各项重点工作的有序推进。我市着力普及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X内法规等,开展“12·4”宪法宣传周、“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X的二十大精神等系列宣传活动,持续推动法治观念深入
人心。
同时,各级各部门深度参与。市纪委监委设置“纪律教育”板块,组织全市X员干部参与X规X纪知识测试;市司法局、宝丰县司法局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获得全国普法办“X内法规专项答题”活动优秀组织奖;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1803户,发挥“巾帼”力量,培养“法律明白人”1.6万余名,达成每个村(社区)5—8名“法律明白人”的目标。
二、建好阵地,加强法治文化建设
“咱国家出了民法典,学法懂法心里明”在今年的马街书会上,全国“七五”普法先进个人、河南十大法治人物金素珍声情并茂地表演法治主题坠子书
《民法典照亮前路》,赢得台下观众拍手叫好。
依托中国曲艺名城、中国书法城等文化底蕴深厚优势,我市充分挖掘本地特色法治文化资源,建好用好法治文化阵地,努力做好“三个一”,全面加强法治文化建设。
——着力下好法治文化阵地“一盘棋”。把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基本实现市、县、乡、村全覆盖,每个县(市、区)至少有一个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市廉政警示教育基地、汝州市法治文化长廊等4个地方被命名为省级优秀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叶县县衙等21家单位被命名为全市优秀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精心织密法治文艺创作“一张网”。《法治日报》“书·法”系列活动走进“中国书法之乡”郏县,鲁山县组织开展“法治杯”全国征文、摄影大赛,宝丰县举办“书颂二十大法治伴我行”全国书法作品展,新华区、湛河区、石龙区利用传统节日开展法治文艺会演、猜灯谜等活动,市纪委监委精心打造廉洁地标,不断完善廉洁文化建设体系。
——用力铆足传承保护创新“一股劲”。推动法治文化与地方特色传统文化融合发展,发挥宝丰县马街书会、郏县三苏园、叶县县衙等历史文化优势, 创作《忆屈原话廉洁》等法治文化作品,建好用好中原解放纪念馆等红色场馆, 深入发掘我市红色资源中的法治文化。
同时,我市注重对国家工作人员、青少年等群体的法治宣传教育,实施“三项工程”,分层分类分众开展普法工作。
——实施“领航工程”,每年组织开展旁听庭审活动,通过法治鹰城(法治政府)督导平台进行考核,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房国卫出席相关活动,推
动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全覆盖。印发《关于建立平顶山市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制度的实施意见》,召开专题述法会议,加强国家工作人员法治教育。
——实施“强基工程”,推动建设“小橘灯”等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实践基地,18所学校被评为市级“依法治校示范校”;开展校园交通和消防安全专项普法宣传活动,举办专题活动1380余场,受教育群众68.4万余人次;聘任“法治副校长”,达成全市中小学全覆盖。
——实施“普惠工程”,开展“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法律援助进工地”“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法润百企”、社区矫正法宣传等普法活动,分类分众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三、创新模式,提高针对性实效性
“赵律师,您来得真及时,正好有些关于土地纠纷的法律问题想咨询您。” 今年9月20日,叶县廉村镇沙渡口村X支部书记宋运卿拉着该村法律顾问赵孟尧的手激动地说。赵孟尧立即从专业角度出发,不仅详细解答了关于土地纠纷的疑问,而且结合具体案例讲解了关于分家析产、继承纠纷等方面的法律知识。
近年来,我市深入开展以案释法工作,持续加强普法音视频供给,发动各方社会力量参与,探索“普法+”模式,提升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
用好“普法+典型案例”,印发《关于加强以案释法工作的通知》,市司法局在官方网站开设以案释法专栏,上传180余期信息。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平顶山中院”公众号开设“鹰城说法”等专栏,推动各有关单位在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过程中开展以案释法活动。
用好“普法+社会力量”,组建由130余名成员组成的市级普法讲师团和1000 余名成员的普法志愿者队伍,开展“乡村振兴法治同行”“志愿服务乡村行法治教育进万家”“百名律师百场报告会”“关爱明天普法先行”等活动,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普法中的作用。
用好“普法+新媒体”,《平顶山日报》、平顶山电视台开设“法治鹰城” “小溪说政事”等法治专栏,“法治鹰城”公众号吸引1.87万余人关注, 平顶山市位列全省职工法律知识网上答题活动第一名、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知识竞赛第二名、防范非法集资和电信网络诈骗专项普法知识竞赛第四名,13部作品在河南省法治动漫微视频征集活动中获奖,市司法局获评优秀组织单位。
立足新时代,谱写新篇章。在“八五”普法新征程上,我市将坚持以人民
为中心,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心,以大力度、高标准、强举措推动普法融入日常生活、融入基层治理、融入法治实践,不断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满意度, 为我市“壮大新动能、奋进百强市”、建设现代化鹰城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法暖黄河几字湾
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普法工作亮点综述
(2023年9月8日)
八五普法以来,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瞄准时代发展新航向,找准普法宣传突破点,坚持以民需为导向,在“实”字上发力,推行沉浸式、精准式普法, 让法治宣传接地气、暖民心;在“新”字上动脑,推行体验式、情景式普法, 让法治宣传有活力、有灵性。精心打造了“法暖几字湾”普法新品牌,让和谐、稳定成为达拉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吹哨报到
让资源“融”起来
“把牢ZZ方向,夯实法治理念,推动全警主动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处理各种复杂问题,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不断提高公安机关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水平 ”达拉特旗副旗长、公安局局长闫学军在“一把手”谈法治中讲到。
工作好不好,关键看领导。为将法治建设工作落到实处,作为牵头抓总部门的达拉特旗司法局探索出“一把手”谈法治新路径,以此倒逼各法治建设职能部门的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法治建设,不断提升责任意识和法治意识,带动和引领全社会形成尊崇法治、敬畏法律的良好格局。
“只要有普法宣传的‘哨声’响起,我们就会第一时间与其他普法主体集合,围绕群众的法治需求,精准化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牵头部门的‘哨声’, 就相当于‘督促声’和‘提示音’,凝聚起强大普法合力。”提起联动普法, 达拉特旗人民法院办公室主任郝治国深有体会。
正如郝治国所言,达拉特旗在普法宣传工作中,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做实了“联”字文章,并以“吹哨报到”的形式,努力让法治资源“融” 起来,形成普法联盟,推出了一个又一个独具特色的普法新产品,真正让群众感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法治。
“麦穗儿”普法就是达拉特旗司法局通过普法联盟,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依托,“研发”培育的普法新产品。其包含了“麦穗儿”普法志愿服务队、“麦穗儿”剧场、“麦穗儿”普法广播、“麦穗儿”志愿普法宣传车队等系列产品,并通过“四帮六进”的形式,将普法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矛盾化解等法治服务送到单位、企业、学校、农村等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注入活力
让法治“动”起来
近年来,达拉特旗司法局着力将普法形式由“静态”向“动态”转变,精心打造流动普法新阵地,让法治元素“活”起来,让法治宣传“动”起来,让法治理念飞入寻常百姓家。
法治公交,让法治与你“同行”。在达拉特旗树林召镇有一条特别的公交线路,该线路上的公交车车身及内饰随处可见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等方面的法治内容,而且还辐射到了沿途的站牌、公园和小区。达拉特旗司法局持续在创新普法载体上出实招,将法治文化融入到城市公共空间,让群众在出行的同时也能受到法治文化的熏陶。
流动普法影院,让法治与你“同场”。“夏天休闲纳凉的时候,还能看上法治电影,尤其是暑假里的孩子们也能在观影过程中感受到法治的力量,非常好!”家住达拉特旗锡尼街道的居民李大姐一边说着,一边搬来小凳子和孩子们聚集在银屏前一起观看法治题材电影。
流动普法影院是达拉特旗司法局根据群众夏季休闲纳凉的特点,以公园、广场、小区为主阵地,为辖区群众量身打造的“普法新产品”。该“产品”一经推出,便冲上了“热销榜”,各街道、社区争相“抢购”。
普法大篷车,让法治“直达”心田。达拉特旗司法局针对辖区农牧业属性浓厚的特点以及农牧民法治需求现状,开启了“普法大篷车”新模式,下沉法治资源,采用“普法+调解”“普法+执法”“普法+服务”的模式,让面对面普法、点对点送法深入村居,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化解矛盾靠法。
萤火虫行动,让法治“照亮”美好。达拉特旗司法局针对农牧区法治宣传教育再打“创新牌”,巧妙地将法治元素通过反光贴粘贴到农用车上,让车灯照耀下的“法治”成为新农村亮丽的风景线。
创新发力
让宣传“嗨”起来
达拉特旗司法局坚持用活用好“实新”工作法,精心设计打造了一批诸如“法治夜宵”“法治游戏”“法治超市”等合民心得民意的“法治新产品”, 让大家在休闲娱乐中就能实现轻松学法。
法治夜宵,让群众感受“吃出来”的法治。“傍晚逛公园的时候,我被‘法治夜宵’的活动深深吸引住了,经过‘品尝’后,浓郁的法治味儿更是给我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普法形式非常好!”达拉特旗居民刘女士感慨道。“法治夜宵”将人们休闲纳凉的广场、公园作为“营销”主阵地,通过宣传咨询、打卡留念、互动答题等形式,让老百姓感受到“吃出来”的法治。
法治游戏,让群众体验“玩出来”的法治。达拉特旗司法局在“法治夜市” “法治赶集”等活动中,专门设置了“法治游戏”环节,让群众通过“与法同行”“看图说法”“法治拼图”“法治百宝箱”等普法游戏,亲身体验“玩出来”的法治。针对未成年人,该局还推出了“法治趣味运动会”,以游戏和竞赛的形式播撒法治种子、传递法治阳光。
法治超市,让群众感知“买回来”的法治。“猪皮牛皮羊皮,夫妻共债不扯皮”“民法典知识心里记,关键时刻很给力”在达拉特旗易尚客超市里,充满趣味的法治顺口溜宣传牌,吸引着众多过往群众驻足围观打卡拍照。达拉特旗司法局利用超市人流量大、辐射面广等特点,在群众接触频率较高的点位设计普法宣传标语,让百姓在购物时感知到“买回来”的法治。
一个个“实新”普法产品,成就了“法暖几字湾”新品牌。达拉特旗司法局在推进八五普法进程中,勇打“创新牌”,紧盯普法重点对象,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普法宣传活动,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法润税心 治显新颜
延安市税务局“八五”普法中期工作综述
(2023年10月25日)
自“八五”普法启动以来,延安市税务局按照“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将普法工作与税收工作同部署、同推进,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宣传活动,营造了全民学法用法尊法守法的良好氛围,为全市普法工作高质量开展贡献了税务力量。
构建机制
落实普法责任
为做好“八五”普法工作,延安市税务局第一时间成立“八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及时制发《第八个五年规划》等,并将普法工作纳入组织绩效考核重要内容,有力推动税收普法工作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
延安税务张思德服务队结合当前纳税人关注的涉税热点问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一对一”开展税费政策和办税流程辅导,帮助纳税人缴费人解决其在涉税缴费过程中遇到的“申报操作难,政策理解难”等难题。
我市税务系统坚持全市“一盘棋”普法格局,把税收普法宣传主动融入地方“大盘子”,形成协同共治的税收宣传合力,创建了延安税务张思德服务队21支,成立公职律师团队,组建主播类人才队伍,为税法宣传普及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精准发力
营造普法氛围
4月4日上午,延安市税务局在富县成功举行第32个税收宣传月活动暨“税务管家”服务重点项目高质量发展启动仪式,积极开展系列主题活动,有力推动税收事业高质量发展。
6月1日,宝塔区税务局张思德服务队走进宝塔德睿幼儿园,化身老师,向小朋友介绍了“税是什么”“为什么要收税”,引导小朋友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纳税人,鼓励小朋友争当小小税法宣传员。
…………
延安税务系统坚持分类宣教,将“青少年普法”作为重点宣传对象,建立常态化运行机制,持续加强与中小学在税收普法工作方面的沟通协作,切实开
展“税法进校园”系列普法教育活动。
2021年以来,累计开展“税法进校园”活动80余次。
“普法+”
打造法治宣传“新高地”
延安税务系统积极打造“普法+”模式,助力全民法治素养提升,不断打造法治宣传“新高地”。
市税务系统通过“普法+红色文化”,开展“我为边区税务总局旧址保护‘做件事’”、参观陕甘宁边区税收历史展列厅、开展“传承红色税收法治”主题普法活动,切实增强普法效果;打造税收法治基地,建成全国税务系统法治基地1个,省级税务系统法治基地3个,市级税务系统法治基地8个;依托公众号、门户网站等渠道,大力开展税法宣传,“延安税务”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