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岳阳日报/2024 年/2 月/6 日/第 008 版专题
聚焦民生实事 展现住建担当
——岳阳楼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3 年高质量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李弈萱 通讯员 舒小兵 实习生 罗刚
一座座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焕然一新,实现了“ 脱胎换骨” 的蝶变;一栋栋“ 保交楼” 如期交付,一张张笑脸,写意着幸福生活;一条条河流整治销号,成了市民饭后休闲的新去处,绘就着“ 水清岸绿、河畅景美” 的生态画卷。
回眸 2023 年,岳阳楼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岳阳楼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担当,攻坚克难,大力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服务效能、加强队伍建设,全力推动住建、交通事业高质量发展。
小区旧改
蝶变点亮居民新生活
老旧小区改造,不仅要在提高颜值上做文章,还要在提升品质上下功夫。聚焦“ 民” 字抓改造,把民需、民盼、民忧牢记在心上,体现到方案里,落实到行动中,就一定能改善老旧小区面貌、提升老旧小区品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让“ 忧居” 变“ 优居”。
郭亮片区是岳阳楼区的老城区,房屋大部分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存在基础设施老化、配
套功能不全、房屋陈旧、地势低洼等问题,严重影响着人居环境。
经过改造的郭亮片区,已经从过去的“ 老旧小” 摇身一变成为现在的旅游区,沿路风景也成了一条旅游线。
“ 道路变宽了,房子变靓了,小区变美啦!” 提起郭亮片区改造前后发生的变化,居民王友生对老旧小区改造赞不绝口。
小区的居住体验怎么样,居民最有发言权。顺应群众新期待,岳阳楼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坚持改造全过程走好群众路线,改造前“ 问需于民”,改造中“ 问计于民”,改造后“ 问效于民”。真正让老旧小区的改造资金花到“ 刀刃” 上,成果改到群众“ 心坎” 上。在郭亮片区改造过程中,岳阳楼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深入挖掘老街巷、文庙、郭亮烈士事迹等历史、文化资源,按照“ 修旧如旧” 的原则,打造“ 九巷十二景”,与周边岳阳楼景区、汴河街等串联成线,着力打造交通便捷、设施完善、宜居宜游、城市更新与文旅融合示范街区,让老小区焕发新活力。
老旧小区改造是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工作, 也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内容。 2023 年,岳阳楼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稳步推进城市更新,编制了《岳阳楼区城市更新规划》 ,完成老旧小区改造 228 个,涉及房屋 3682 栋、居民 38730 户、面积 358.8 万平方米;完成海绵城市建设项目
14 个;完成了岳阳楼区洞庭湖大桥东引桥北侧(湖光一路)等 4 个棚改项目征拆签约清零;完成了七里山生态游园等 8 个口袋公园、游园广场、生态停车场项目建设。城区人居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和提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经验先后被国家、省、市多家媒体宣传报道。
铁路整治
打造旅途最美风景
“ 厨房、厕所都是新建的,现在下水管网也通了,生活更方便,住起来也更舒心了,为政府办实事点赞。” 近日,在东茅岭街道金盛小区住了 30 多年的肖庆云高兴地说起了小区的新变化。这是岳阳楼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开展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一个缩影。
岳阳楼区境内共有京广普铁、京广高铁、浩吉铁路三条铁路干线,线路里程总长 37 公里。
第 1 页 共 3 页
金盛小区临京广线不到 5 米,共有 8 栋 220 户住户,因建设年代较久远,小区房屋老旧,基础设施配套不全,污水直接对铁路排放,其中 3 栋于 2022 年被鉴定为 C 级危险房屋,且居民在屋后违规加建房屋,严重影响了人居环境和铁路沿线环境。
今年以来,岳阳楼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着力消除铁路安全隐患,改善人居环境,坚持“ 整治就是护发展,整治就是护安全,整治就是护形象” 的总体定位,将铁路安全环境综合整治与老旧小区改造、居民自建房整治、国家文明卫生城市建设等民生实事项目有机结合,形成“ 一点一治”整治方案。
如今的金盛小区,整治前破败的小区立面早已焕然一新,如今加建的铁路围墙安全、整洁,
曾经困扰多年的污水管道堵塞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位于金鹗山街道太子庙社区的岳铁南路安全隐患整治项目施工现场。此前被堆放了大量建筑垃圾和废弃物,周边居民还开垦了不少菜地,环境脏乱差,并常有轻质飘浮物危害铁路安全。为了进一步改善铁路沿线周边环境,项目部联合金鹗山街道清理了铁路沿线的所有菜地及垃圾、杂物,号召居民参加到爱护环境、美化家园的行动中来,赢得了居民的理解和支持。
奔着问题去,迎着困难上,让安全成为旅途中最美的风景。2023 年,该局深入开展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省市交办的 91 处安全隐患已全部完成整治销号,共整治轻质飘浮物 1.08 万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