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宁波日报/2024 年/2 月/2 日/第 008 版贯彻落实市两会精神
擘画新时代宁波版“ 富春山居图”
——访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X组书记、局长王寅星
冯瑄 邵月中 朱宁溪
在有限的自然资源禀赋上做好高质量发展大文章,是宁波在新的赶考路上要全力答好的重大
时代课题。
宁波如何深入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持续做好高水平要素保障,推动我市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努力将市委、市政府擘画的宏伟蓝图转化为“ 施工图”,全力打造新时代宁波“ 富春山居图” ?记者采访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X组书记、局长王寅星。
记者: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宁波今年将在哪些方面接续发力?
王寅星:项目是拼经济、稳增长、促发展的“ 压舱石”,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是推动项目建设
的“ 硬支撑”。
我们将着力完善重大项目保障制度机制,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创新产业用地市场
配置机制,建立地下空间不动产登记制度和规范。
严格空间准入制度,实施差异化的空间用途管控措施,深入谋划实施 2024 年版“ 百大项目”用地报批攻坚行动,按照“ 一项目一方案”,逐一制订工作计划。
提升资源要素利用效率,力争 2024 年我市国有建设用地供应 6 万亩以上,实施“ 批而未供” “ 供而未用” 土地处置三年攻坚行动,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加强用海用林用矿保障,支持我市重大项目用海,鼓励项目落地历史围填海区域,保障海上
风电、养殖文旅平台以及海上综合试验场等设施建设。
加大矿地综合利用新设采矿权项目谋划,保障矿产资源有序投放,确保全市年供应 6000 万吨以上。
记者:在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传导体系方面,我市将如何具体行动?
王寅星:我们将继续坚持全市“ 一盘棋”、坚持规划“ 一张图”,推进国土空间布局形态由散到聚、结构由分到统、绩效由低到高的跃升,加快构建“ 一体两翼多组团、三江三湾大花园” 的市域整体格局。
系统谋划空间布局优化调整制度设计,以余慈地区统筹和翠屏山中央公园、象山港等区域重
大战略为重点,深化细化区域空间布局研究。
规范国土空间规划全流程管理,建立和完善适配城乡高质量发展的管控规则。
加快详细规划编制实施,制定详细规划管理规定和技术准则,全面传导落实总体规划要求,为城市更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城中村改造、平急结合设施建设、城市生命线工程提供规划依据。
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完善国土空间规划法治体系,发挥土地利用计划对国土空间规
划实施的节奏调控作用。
记者: 宁波作为全国首个获批在全市域范围、 针对全自然资源要素开展综合整治的试点城市,今年将如何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做出特色和亮点?
王寅星:我们将持续发力压茬,加快推进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试点工作,重塑“ 三生” 空
间格局。
围绕“ 群众满意、耕地改良、粮食增产、防灾减灾能力增强和生态环境改善” 的目标,着力
第 1 页 共 4 页

推动资源重组、功能重塑、空间重构、产业重整、环境重生,努力形成全国领先、具有宁波辨识
度的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标志性成果。
深入开展《宁波市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条例》立法实践,探索具有宁波特色和可操作性的
全域整治立法成果,探索推进政策机制创新。
统筹推进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试点和各类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全力完成新开工整治项目
150 个任务。
建立规范绩效评估机制,强化全域整治开展过程中的风险评估防范,定期分析研判存在问题
和发展趋势,确保整治目标不走样。
记者:2024 年我市将如何继续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底线?
王寅星:“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自古以来便是“ 国之大者”。
我们将继续以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底线,让“ 中国饭碗” 装满中国粮。
落实耕地保护X政同责,强化部门共同责任,细化“ 长牙齿” 的硬措施,筑牢“ 人、技、物”新防线,确保耕地数量不减、质量不降、布局更优。
优化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空间布局,纵深推进两项整治(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和“ 百千万”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全链条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优化补划工作,试点林耕置换,协同“ 多田套合”。
改革耕地占补平衡,统筹各类耕地占补平衡管理,稳妥开展耕地恢复工作。
全年争取找回耕地面积不少于 2 万亩,新增补充耕地指标不少于 8000 亩,整治集中连片耕地不少于 8 万亩。
记者: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提高城市韧性,更好地统筹发展与安全,在国土空间保护修复工
作方面,今年将有何新举措?
王寅星:我们将继续推进国土空间保护修复,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
治理大格局。
统筹谋划落地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体系,完成市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批复,完成县级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的前期研究。
突出国土空间一体修复,重点推进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区域生态修复和韭山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整合优化,加强梅山湾、西沪港等“ 蓝色海湾” 建设与杭州湾湿地的生态修复提升,全力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
加大天然林保护修复力度,实现省级森林城镇全覆盖,打响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市品牌。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建设,做好碳达峰碳中和重大项目要素保障,积极推进森林、湿地、海洋等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加快推进省林业碳汇先行基地建设,有序开展蓝碳生态系统精细化调查和碳储量调查,健全海洋碳汇监测、核算和交易体系。
龙年这样干
2024 年,全市资规系统将聚焦底线红线、要素保障、基层基础、提能增效、队伍建设五方面重点,努力推动宁波资规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新征程中彰显样板担当。
关键词一
夯实基层基础
大力强化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能力的底座建设,继续强化基层站所规范化建设。根据 104 个自然资源所辖区具体情况,坚持“ 全专结合” 原则,结合涉林、涉海、涉矿不同情形(全市 104个所,几乎都涉林,涉及矿山的有 35 个所,涉及地质灾害防治的有 60 个所,涉及海洋的有 34个所) ,优化人员配置,明晰职责边界,加强物资保障,强化与所在地乡镇(街道)联动,进一步夯实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基层基础。强化数据平台建设。在市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基础上,深化数据统筹管理和共享服务机制改革,构建线上数据服务窗口,实现一图查阅、全息关联、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