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甘肃日报/2024 年/2 月/14 日/第 001 版
奋力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陇南市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观察
新甘肃· 甘肃日报记者 李近远 王占东 王煜宇
“ 梦中的橄榄在远方,远方的橄榄在陇南。” 这是陇南人对油橄榄产业的自信。如今,武都纯手工采摘的油橄榄鲜果,最快可在 100 小时内端上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消费者的餐桌,橄榄油更是出口至西班牙、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金徽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对标世界最先进设计理念,建成了地下是工厂、地上是花园的绿色矿
山,被评为“ 国家级绿色矿山”,荣获“ 全国生态修复创造力样本” 等多项殊荣;
生态、文化、康养旅游深度融合发展,2023 年,陇南市累计接待游客 3640.24 万人次,实现
旅游综合收入 187.47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84.98%和 190.91%,与 2019 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
67.68%和 59.69%。
……
记者在陇南市采访时深切感受到,当地聚焦“ 土特产”,挖掘“ 土” 的资源,放大“ 特” 的优势,提高“ 产” 的效益,坚持用新思维谋划新发展,既延链补链,又建链升链,特色产业价值链持续提升。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推动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的强大动能。陇南大地上,正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篇章。
逐绿前行 厚植生态底色
2023 年以来,陇南市白龙江畔时常出现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 客人” ——朱鹮。查阅有关历史资料发现,这是陇南白龙江流域时隔 70 年再次发现野生朱鹮的身影。
朱鹮“ 回家”,是陇南市生态持续向好的生动印证。
陇南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秦巴山区、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交会区域,境内生态良好、物产丰饶、气候湿润,被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称为“ 宝贝的复杂地带”。境内有嘉陵江、白龙江、白水江、西汉水四大水系,各类河流 9300 多条。
近年来,陇南市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同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全力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落实 161 条(段)河流划界成果和嘉陵江、白龙江、西汉水、白水江等 12 条重要河流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加快推进智慧河湖管理系统建设,实现重点河段可视化、智能化、信息化和 24 小时视频监控管理。推进创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文县天池、康县阳坝、宕昌县官鹅沟被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和省里考核的 9 个地表水监测断面达标率 100%, 17 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100%, 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100%,21 个重点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全部建成投运,市区污水处理率达到 98.1%以上。
生态文明建设,要绿水,也要青山。
2023 年上半年,成县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在牛斜山石灰石矿矿山攻克了溜井安全运行的“ 卡脖子” 环节,此项技术的突破,可保障溜井至少连续 10 年安全运行,并促进矿山资源实现 100%
综合利用。这是陇南大力推进“ 绿色矿山” 建设,厚植生态优势引领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
如今,全市县级国土空间规划“ 三区三线” 划定生态红线保护面积 9635.18 平方公里,永久基本农田面积 489.70 万亩,城镇开发边界面积 132.94 平方公里。市、县(区)严格落实“ X政同责、一岗双责” 制度,将矿山生态修复治理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纳入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做到了与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同谋划、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
第 1 页 共 3 页
每一个机遇, 不曾辜负; 每一份嘱托, 践行见效。 截至 2022 年底, 陇南市森林覆盖率达 45.27%,有大熊猫国家公园 1 个、国家级湿地公园 2 个、自然保护区 11 个、森林公园 10 个,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 19.2%,自然生长的树种达 1300 多种,有大熊猫、金丝猴、藏羚羊等 300多种野生动物。
2023 年以来,康县、徽县、成县、金徽矿业、宕昌官鹅沟大景区“ 两山” 实践创新基地申报材料完成市级预审、省级评审。美丽陇南建设入选中华环保联合会 2023 减污降碳绿色发展峰会(合肥)发布的美丽中国建设实践案例。陇南市全面开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
山川增绿、产业增效、群众增收。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
延链补链 推动绿色发展
20 世纪 70 年代,武都引种油橄榄,让荒山披上了绿装。陇南市大力推动油橄榄产业发展,以龙头企业带动,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引进产业关联度大、支撑作用强、发展后劲足的延链补链强链项目。
为保证油橄榄鲜果新鲜度,武都区在油橄榄种植区引入单轨运输机,一次可载重 220 公斤,大大提高了油橄榄果从田间地头到企业加工车间的速度。
2023 年,陇南市油橄榄种植面积达到 104 万亩,居全国第一。拥有祥宇油橄榄、时光橄榄等加工企业 21 家,形成了产、学、研、种、加、销相结合的现代油橄榄产业体系。截至目前,陇南已注册“ 祥宇”“ 田园品味”“ 橄榄时光” 等商标 43 件,在国内一、二线城市建立油橄榄专卖店、体验店 80 多家,健全了线上、线下销售体系。祥宇油橄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内生产能力最大的油橄榄全产业链企业。去年秋季,在德国柏林举办的“ 柏林全球橄榄油奖” 评选中,陇南“ 祥宇牌” 有机特级初榨橄榄油荣获金奖 2 项、银奖 1 项。
在全局上谋势,于关键处落子。除了油橄榄,花椒是陇南又一张特色名片。
“ 这是我们用花椒籽榨出的渣饼。” 走进位于康县工业集中区王坝区块的甘肃椒房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副总经理任屹峰首先介绍起了花椒籽渣饼。
花椒籽是在油脂压榨过程中变成渣饼,由此生产出清香型高端木本食用油——花椒籽食用油。任屹峰介绍,花椒油亚麻酸平均含量超过 25%,同时,花椒籽渣饼利用价值也不可小觑。他们已拥有专利技术,可从花椒籽渣饼中提取花椒籽蛋白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