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襄阳日报/2025 年/1 月/27 日/第 003 版综合
以统筹之笔 绘融合蓝图
——2024 年襄阳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年度答卷
全媒体记者 沈明晶 通讯员 夏寅 陈赛娥
高标准编制东津城市新中心和襄阳古城规划,为城市发展和文化传承保护指明方向;
全市耕地面积达到 1009.06 万亩,实现了自“ 三调” 以来耕地总面积首次净增长,获得 2023年度全省市州X委和政府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优秀名次;
汉江中游水源涵养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成功入选 2024 年中央财政支持示范工程,争取中央财政资金 1.8 亿元;
推行“ 群众无过错” 即可办证,全年化解不动产“ 登记难” 3.3 万套,市不动产登记局市民服务中心被评为全国不动产登记便民利民窗口建设工作成效显著单位;
……
2024 年,在市委、市政府和省自然资源厅、省住建厅、省林业局的坚强领导下,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统筹谋划、系统推进、重点突破,持续打好自然资源“ 九大战役”,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主力军” 作用,绘就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美襄阳新画卷。
强化规划统筹引领
守护襄阳“ 山水城洲”
城乡发展,规划先行。按照生态优先、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发展理念,
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发挥规划统筹引领作用,做足做好“ 城市规划建设” 这篇文章。
完善城市功能,统筹推进新城建设、古城保护与旧城更新。高标准编制《东津城市新中心片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建设 10.63 平方公里东津新城中心,推动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出台《关于严格执行东津新城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决定》 ,保障一张蓝图绘到底;高标准编制《襄阳古城保护提升实施系列规划》 ,做好东西门城墙联通、环城公园等重点项目规划设计,推动襄阳古城旅游从“ 逛北街” 迈向“ 游全城”;科学编制陈老巷历史文化街区设计方案,引领打造历史文化街区城市更新新名片。
提升城市品质,守护襄阳“ 山水城洲”。出台中心城区城镇开发边界内居住用地容积率规定,合理管控城市开发强度和建筑高度,中心城区居住容积率控制在 2.5 以内。发布高品质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导则,优化调整规划指标、建筑形式、建筑面积等计算规则,释放规划政策红利,开展城市森林花园建筑(第四代建筑)试点工作,规划建设华侨城天鹅堡、汉江生态城、邻里中心等一批高品质完整社区,引导形成宜居宜业的城市空间。
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筑牢“ 百亿粮仓” 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