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贵州日报/2022 年/10 月/17 日/第 T27 版奋力谱写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播州 “ 五为民” 真情暖人心
播州区委组织部研究室
山环水绕,游人如织⋯⋯走进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 红色之家” 农家乐,墙上挂着一张张村民的笑脸照,顺着粉色和绿色的笔画拼出了两个大大的“ 笑脸” 二字。
近年来,播州区坚持以“ 为群众想、教群众会、带群众做、促群众富、让群众笑” 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便民、助民、安民、利民、乐民“ 五为民” 群众工作法贯穿各项工作始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以便民为中心,千方百计为群众想
“ 安置小区没有充电桩,‘ 飞线’ 充电很危险。” “ 电动车乱停乱放影响了大家出行。”
…………
一大早,播州区泮水镇永安社区的会议室便热闹非凡,社区干部、网格员、联户长、X员代
表、热心群众齐聚一堂,围绕群众身边的“ 急难愁盼” 问题展开热议。
“ 这一区域人流车流较大,楼下路面硬化也没有做好,所反映的问题确实亟待解决。” 泮水镇永安社区X总支部根据群众提供的问题线索进行研判后,立即核实、及时对接协调处理,并争取到项目资金 25.6 万元,为安置小区硬化了场地,划定车位,装上了充电桩。
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是情怀所系、职责所在。
针对农村群众办事不够便利、 基层服务力量不足等问题, 播州区大力推进基层阵地资源整合,不断完善代办制度,通过代办事项登记室、金融服务点、便民超市等载体,将交水电费、小额存取款、购置日常用品等便捷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 我们按照日常工作集中办、重要事情定点办、特殊群体上门办、法定节假日预约办、办理结果有跟踪‘ 四办一跟踪’ 方式,及时为群众提供各类服务。” 桂花桥街道遵南社区“ 微心愿”接单员王仁亮说。
播州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认为, “ 对群众有多亲,群众就会把我们看得有多重。X员干部只有常去田间地头、多到群众中去,真正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解决好,才能换到信任和支持。”
播州区依托X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等载体,借助电话、微信、“ 红城微家”等渠道,搭建群众需求诉求收集平台,结合X员“ 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 机制,充分发挥“ X建+春风小院”“ 红色物业”“ 红色议事厅” 等作用,实行“ 四单制” 服务,真正实现“ 群众动嘴、干部跑腿”。2022 年以来,1 万余名在职X员到村(社区)报到,提供便民服务 2.3 万余次。
以助民为动力,竭尽所能教群众会
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
“ 以前只能干点帮厨的活,现在我是中式面点师,大家都说我有含金量了。” 看着手里的证
书,乌江镇乌江社区群众张开英格外开心。
张开英虽然一直从事餐饮工作,但由于缺少系统培训且没有相关证书,工资收入一直不尽如人意。今年 4 月,张开英参加了乌江社区组织的中式面点师培训,并顺利拿到资质证书。如今,她一个月收入有七八千元。“ 有一门手艺,幸福生活更有底气了。” 张开英说。
像张开英一样, 许许多多农村群众通过一技傍身和技能提升, 带着整个家庭过上了幸福生活。事实证明,坚持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是提升就业质量、增加老百姓收入的重要抓手。
第 1 页 共 3 页

“ 是否就业” 是检验培训成效的重要指标。播州区按照“ 企业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 的原则,通过大数据比对、实地走访、电话调查等,收集企业用人需求,大力开展“ 订单式”“ 菜单式” 培训,培训结束后实行定向、定员、定岗就业,切实提升培训针对性、实效性。
“ 开班的时候,老师已经介绍了电工的市场需求和就业前景,培训完接受第三方评价机构的技能认定后,合格学员会颁发全国通用的技能证书,还会免费推荐就业岗位。我一定会把握机会学好技术,以后争取自己创业。 ” 正在影山湖街道参加电工培训的张仲义已经提前谋划好了自己的未来。
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之以渔,终生之用。
播州区聚焦市场和群众需求,联动该区职业技术学校、农业农村局、“ 两新” 组织等,整合专家学者、致富带头人、“ 土专家”“ 田秀才” 等人才资源,同步选派乡村振兴指导员,围绕种养殖、养老护理、家政服务等方面,利用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领军人才项目基地、乡村振兴示范基地等场所,构建“ 课堂讲学+现场指导+研讨交流+经验分享”“ 四位一体” 教学模式,并开展各类创新创业培训,努力让更多群众走上技能就业、技能增收、技能成才之路。
以安民为保障,身体力行带群众做
村社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基础部分。生活垃圾怎么分类,疫情防
控如何落实,群众安全怎么保障⋯⋯千家万户,千头万绪,管好“ 小事” 就是治理“ 大事”。
为此,播州区通过“ 把脉问诊”,精准开出“ 药方”。
在治理体系上,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可大可小的原则,由组织、政法等部门牵头,以
200 至 500 户为裁量单位,全力推动综治、卫健、应急、综合执法等“ 多网融合、一网统管”,搭建“ 社区X总支+网格X支部+楼宇X小组+X员中心户” 四个网格化管理层级,设置“ 十联户”单元 1.3 万个,实现组织建在网格上、治理融入网格中。
针对基层治理中存在社会参与程度不